美国国会发生了自1812年英军火烧国会大厦以来最严重的冲突,中国官媒和外交部「如获至宝」。发言人华春莹批美国对示威持「双标」,说「应该被解放和解救的是美国人民」,不过本台记者查证发现,华春莹的言辞有扭曲事实之嫌。另外,多个美国盟友就事件发声明,震惊之馀表示必须捍卫民主。(马立克/胡凯文 报道)
美国最高议事殿堂在美东时间周四(7日)凌晨,经历六个小时的「Insurrection」(中文翻译:起义或暴动)后,参众两院均确认拜登获得足够选举人票,成为新一任总统。
现任副总统彭斯表示,国会即日恢复议事日程,让全世界再次看到美国民主制度的复原能力和毅力。
美国主流媒体在周四多以「Insurrection」来描述美国最高议事殿堂周三(6日)发生的暴力冲突。至于中国外交部及官媒则见缝插针,在伤口上洒盐。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指,美国的主流媒体都众口一词谴责「这是暴力事件」、「暴徒」、「极端分子」、「恶棍」、「是耻辱」;但他们当年形容香港暴力示威时,却用「亮丽的风景线」,把激进暴力的示威者美化成「民族英雄」,说美国人民和他们站在一起。在两件事上的用词及反应截然不同,背后的原因值得令人深思。华春莹又说,相信美国人民希望恢复正常秩序。
本台记者经事实核查发现,华春莹所说的「亮丽的风景线」乃是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言论的引用。
2019年6月4日,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在六四30周年举行听证会,主席 McGovern提到香港的六四烛光晚会的图片,佩洛西在发言时指,香港是唯一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到这种事的地方,人民能够站出来发声,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
根据上文下理,佩洛西所指的「亮丽的风景线」,是和平的维园六四烛光晚会。而华春莹的引用却是偷换概念,说成是香港年前的示威冲突。
政论人士留意到,大陆官媒目前正透过高调报道美国的冲突,来获取民衆对当局的支持,并藉此宣扬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唱衰美国的民主制度。
纽约政论人士李伟东对本台表示,民主进程永远「在路上」,时刻面临著各种颠覆和挑战,即使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美国,民主政体也不会幸免。但美国的宪法捍卫了民主,在压力下完成美国新总统认证程序。100年前的法西斯意大利和现如今的美国,得到了完全相反的两个命运。
李伟东:川普(特朗普)这次是一场未遂政变,但是已经非常接近成功的未遂政变。但是美国的宪政、美国的自由民主主义还在。这就是美国一直到今天凌晨3点半坚持到最后的美国议会里面这些坚定的美国民主主义者们,包括彭斯,他们守卫了美国的民主,守卫了美国的安全,守卫了美国的正确方向,守卫了美国的未来。这是美国的胜利,在总体上说不是美国的失败,是川普(特朗普)主义失败了,美国胜利了。川普(特朗普)失败是因为美国宪法,有这么多人在守护宪法,有宪法才守住了底,但是这是惊险的一票,差一点就让川普(特朗普)弄成功了。当年墨索里尼就成功了。
美东时间1月7日凌晨3时半,身兼参议院议长的现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宣布,确认拜登获得选举人团306票,跨越270票的当选门槛。白宫发言人在社交网站贴文,表示特朗普虽然完全不认同选举结果,但他仍会在1月20日有序进行政权交接。
民主共和两党跨党派谴责国会暴力事件。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周四(7日)以三种语言 (韩文/越南/中文)向少数族裔发文,强烈谴责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大厦及其周围发生的暴力事件。
声明说,目睹的这些暴力场面并不是爱国主义的行为,而是对我们国家及建国原则的攻击。美国的开国元勋建立了法治国家,而不是无政府状态。呼吁所有相关人员听取执法人员的意见,并帮助恢复国家首都的秩序。
此前一日,美国国会被占领历时约六小时,尽管目前暴力冲突已暂告一段落,但华盛顿特区现仍处宵禁。
美国国会上一次被占领,要追溯到1812年的英美战争,国会遭到英军侵入并被纵火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