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沙利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極不合群」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31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正式揭幕,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決定不出席。對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非常不合群」(significant outliers),中國消極應對氣候問題的立場「令人困惑」,美方會持續向中國施壓。

綜合外電報道,沙利文在空軍一號上向記者介紹情況時指出,多國已作出承諾,試圖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之內,但中國表現卻「非常不合群」(significant outliers)。

當被問及緊張的美中關係如何影響全球氣候談判時,沙利文將責任歸咎於北京,稱中國的氣候措施「嚴重不對稱」(deeply asymmetrical)。他說:「儘管我們與中國有任何困難,美國正在加緊努力。」「我們將在2030年前實現50%到52%的減排。我們正在履行我們所有的承諾--我們正在履行我們在締約方會議上的協議。」

他補充說,中國是「一個擁有大量資源和能力的大國」,「他們完全有能力履行自己的責任。」多個國家的外交官一直避免公開批評中國。當被問及北京上周宣布的新目標時,許多外交官只說:「所有20國集團國家必須更加進取」。

馬紹爾群島的氣候大使史提格(Tina Stege)在一份聲明中說: 「世界需要做更多。」「中國可以做得更多,而且它應該這樣做,20國集團的所有成員都應該這樣做。」

南非的前首席談判代表威爾斯(Alf Wills)說,發展中國家不願意公開批評中國原因很多,中國現在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方面遠遠超過了美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二在回應沙利文言論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16次峰會上指出,中國一直主動承擔與國情相符的國際責任,積極推進經濟綠色轉型,不斷自主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將踐信守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他聲稱,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為此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