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跨黨派議員阻李家超赴美出席APEC 人權團體:必到場示威
今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由美國主辦,外界關切遭美國制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是否能參與。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周三(7日)聯名致函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齊聲反對邀請李家超,形容這是一種「侮辱」(affront)。 有香港人權組織認為,美國已認定香港不再享有特殊地位,所以香港的席位也不應承認。如果李家超真的到美國,香港人會組織到會場抗議。
今年APEC重頭戲經濟領袖會議將於11月中在三藩市舉行,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民主黨籍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共和黨籍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及民主黨籍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rn)周三聯名致函布林肯,呼籲他不要邀請李家超與會,他們認為:「香港政府2019年暴力鎮壓和平示威群眾,邀請李家超出席APEC會議將向全球人權侵犯者發出可怕訊號。」 他們更認為,邀請遭制裁的人權侵犯者,是對所有遭北京及其香港代理人迫害人士的「侮辱」(affront)。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政策和倡議專員許穎婷,歡迎美國國會議員的行動,她說,李家超侵犯人權,必須付出代價。
許穎婷說: 2019至2020年他在這場運動裡,在警暴濫權等等方面,都是扮演著需要負責的角色,之後他也是國安法很大的推動者,在這情況下,他被美國制裁,美國就應該繼續保持著他被制裁的一些代價,單純因為美國是APEC成員國領袖,而他(香港)是APEC 的成員,所以就可以拿走本來的一些制裁條款,然後他便可以隨便進入美國,這是說不過去的。
許穎婷又認為,美國由2020年開始,已經確定香港失去了高度自治,不再承認香港有獨立行政地位,所以美國不應繼續承認香港在APEC 的成員地位。
在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美國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於同年8月以涉及依據《國安法》脅迫、逮捕、拘禁與囚禁民眾為由,對11名港府官員實施制裁,當中包括時任保安局長的李家超。
同年10月,美國國務院依據2020年7月實施的「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點名10位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李家超也名列在內;根據該法,美國總統得以對遭點名人士施行凍結資產、拒發簽證或拒絕入境等制裁措施。
議員們指出,按照規定,除非李家超能取得美國政府豁免,否則不得訪美。
不過,根據議員們說法,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在2月已回覆國會,美國計劃邀請李家超與會,理由是「身為主辦國,我們相信促進區域經濟對話,及美國(與中國)維繫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合作,是相當重要的事」。
特首辦:維護國安理直氣壯
本台記者以電郵向李家超查詢,目前有否獲邀及會否出席APEC會議,及對美議員的呼籲作回應。特首辦回覆指:「李家超帶領香港堅定履行國家安全的責任、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天經地義、應有之義、理所當然。」之後則引述早前的公開回應,表示APEC不屬於某國家,主辦國有責任發出邀請,香港會按慣例出席。
許穎婷預計,不管香港政府派李家超還是其他官員出席,在美國的香港人組織,到時都會到APEC 會場抗議。
美國會委員會促英美聯手爭取釋放黎智英
身為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共同主席的史密斯及默克利,周三也致函目前訪問華府的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呼籲他與拜登政府就香港政策協商,公開將爭取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香港政治犯獲釋列為優先事項。
CECC曾於5月11日邀請現居台灣的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出席聽證會,黎崇恩當時譴責英國「虛偽」,沒有充分譴責香港對異議人士的鎮壓,也沒有要求釋放他的英國籍父親黎智英,並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
記者:方德豪/胡凱文/程文 責編:溫曉平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