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周五(13日)與立陶宛外長蘭斯柏吉斯通話,重申美國支持立陶宛應對北京壓力下,與台灣發展關係。台媒評論稱,舍曼前一天(12日)在美國國務院會見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翌日與立陶宛外長通話,時機耐人尋味。
舍曼強調美國堅定支持立陶宛與台發展互惠關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周五發布通話內容摘要指出,舍曼在談話中強調,美國堅定支持立陶宛,在立陶宛因為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而面臨大陸脅迫之際,美方與他們站在一起。在兩岸議題上,應強化美歐合作。雙方也表示會致力在跨大西洋區域與世界各地推進和平、繁榮、安全、民主與人權。
北京指一中原則清晰明確不容歪曲和篡改
在北京,外交部強調,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完全合理合法,這是對別國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作出堅決和必要反應,批評個別國家和某些人妄圖混淆視聽,用心險惡,他們的圖謀不會得逞。
發言人華春瑩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含義清晰而明確,不容歪曲和篡改。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鐵的事實,也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就必須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包括斷絕一切同台灣當局的官方往來。
立陶宛因容許台灣以「台灣」名義,在首都維爾紐斯成立代表處而引起軒然大波。
中國周二(10日)決定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對方召回駐中中國大使。
美國國務院日前表示,各國均有權不受外部脅迫地自主確定一個中國政策框架。歐盟對外行動署稱,歐盟成員國同台灣互設「代表處」不違反一個中國政策。
立陶宛外交部資訊系統遭網攻 台媒疑涉中國黑客
另外,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持續惡化之際,近日有疑似黑客的人士在網上兜售超過160萬筆據稱是立陶宛外交部資訊系統的機密電郵及文件,內容包括與中國的相關事務。立陶宛外交部周三(11日)證實近日曾遭網絡攻擊,懷疑是不友善國家發動,但拒絕進一步評論。當地傳媒則懷疑是中國黑客所為。
立陶宛外交部聲明指,當局已注意一項網絡攻擊,相關調查工作經已展開。該國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周四(12日)進一步證實,有包括被列為「機密」級別的外交文件遭竊,恐損害盟友利益,又要求加強公私營部門對網絡攻擊的抵禦能力。
「波羅的海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則引述立陶宛防長艾努沙斯卡斯(Arvydas Anušauskas)指,該國外交部去年11月亦曾遭到網絡攻擊,當局懷疑去年以及近日的攻擊行動,都與俄羅斯特種安全單位有關。他補充,網上出現的所謂外洩資料,亦有可能以假亂真或捏造。
記者/責編:李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