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菅義偉周四晚起程訪問美國,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美國時間周五在華盛頓與他舉行峰會。菅義偉成為拜登上台後首位在白宮內接待的外國領袖,有分析指出這突顯華府重視日美同盟。有報道指出,拜登政府希望在美日峰會後聯合聲明中,明確寫入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狀況和香港問題。(方德豪 報道)
菅義偉在出發前投稿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題為《 日本增長和穩定之路繫於太平洋》,此文並未點名提及中國,但菅義偉明確指出,日美同盟是以「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為基礎,期望美國之行可以「展示在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中,我們兩國的領導地位」。
路透社引述菅義偉的特別顧問宮家邦彥(Kunihiko Miyake)指出,這場美日峰會突顯了日本在美國應對中國戰略的核心地位。報道形容,中國是一個「日益獨斷」的國家。
報道又認為,一些日本政客正在敦促菅義偉內閣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所以他們也歡迎「提升日本關鍵地位」的說法;不過,到底東京在區域防衛和人權方面的問題上能走多遠,報道也認為是個疑問。
報道亦引述慶應義塾大學教授中山俊宏(Toshihiro Nakayama)指出,日本是拜登應對中國挑戰的理想盟友,但他認為「這也意味日本必須作出更多貢獻」。
菅義偉於去年9月上場,他大致沿襲了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對華政策,經濟上大力和中國加強合作,軍事上則靠攏美國對中共保持警惕。不過,中國在習近平成為中共總書記後,在釣魚台主權和南海問題上日益強硬,日本對華取態漸跟美國更加接近。
英國《金融時報》 早前報道,美國要求在聯合聲明中明確聲援台灣,但日方擔心中共會遷怒於在華的日資企業,因而顯得猶豫不決。美國印太事務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上周特地為此旋風式訪問日本,討論相關安排。
《金融時報》亦指出,拜登政府希望在美日峰會後的聯合聲明之中,就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狀況和香港問題表明立場。法新社則報道,美方將應日本要求,把承諾共同保護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釣魚台,列入聯合聲明。
又據報道,日美亦就研究就晶片供應安全達成協議,會討論避免重要的產業鏈過度集中在中國的議題。另外,兩人也會就朝鮮核問題和應對全球氣候暖化等交換意見,據報兩國會提出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的共同目標。
早前有報道指出,菅義偉或會當面正式邀請拜登出席7月舉行的東京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