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任前夕,新政府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他認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是正確的,並認為新一屆政府要繼續在新疆人權和香港民主問題上發聲。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星期二(19日)就布林肯的人事提名舉行確認聽證會。多位兩黨議員紛紛聚焦中國,認為如何應對中國挑戰和威脅將是美國未來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核心。
布林肯對此作出正面回應,並指中國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放棄「韜光養晦」政策,變成「對美國構成最大挑戰的民族國家」。
布林肯重申,美國會繼續在新疆和香港問題上發聲。他說:「當人權在新疆被侵犯之時,又或者在香港民主被踐踏之際;誠如你所言,我們有能力在自己身上投資。這就是我們的社交強項;我們需要在軍事上投資,以確保我們能阻止任何侵略,這些事都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內。」
布林肯認為,從過去數年所見,特別是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共的「韜光養晦」政策早已一去不返。
布林肯也認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採取較強硬路線是對的。他說,儘管在一些領域跟特朗普的想法不盡相同,但在基本原則上特朗普是對的,這實際上有助美國的外交政策。
在跟印度的關係上,布林肯也認為存在強大潛力,雙方可以深化合作應對中國。布林肯在聽證會上指出:「在奧巴馬政府任職期間,我們加深了在國防採購和情報共享方面的合作,而特朗普政府則推動了這一進程,包括其『印度太平洋』概念,並確保我們與印度合作,以便包括中國在內的該地區任何國家都無法挑戰其主權,並就我們對恐怖主義的擔憂與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