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美「恶名市场」名单中国列榜首 分析:美中角力持续

2023.02.01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美中关系】美「恶名市场」名单中国列榜首 分析:美中角力持续 有美国政治风险顾问向本台分析指,相信美中紧张关系不会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而有所缓和,料两国贸易角力会继续「互不相让」。
路透社资料图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首次访华在即,美中角力未止,包括美国最新公布的「恶名市场」(Notorious market)名单,点名微信及淘宝等助长仿冒或盗版行为;另外美国政府拟再扩大对中国的晶片禁令。中国亦作出反击。有美国政治风险顾问指,美中紧张关系不会因布林肯访华缓和,又认为判断中国调整「战狼」外交政策是「言之过早」,料两国会继续「互不相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本周日至下周一(2月5日至6日)访问中国,为上任后首次。据报,他届时会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秦刚会晤。去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峇里岛会晤后。

外界观望两国关系会否趋向暖和,抑或重现上次时任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4年多前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就贸易战交锋的场面。

据布林肯访华去判断美中关系走势「言之过早」

部分媒体早前引述专家指,今次访问将测试美中关系未来走向,认为中国因疫情陷入经济衰退,这次双方会面可窥探中国会否在「拜习会」后调整「战狼」外交政策。美国政治风险管理顾问方恩格(Ross Feingold)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虽表面上释出「善意」,但两国关系能否即时修好恐怕「言之过早」。

方恩格说:开会时,对方(中国)可以向你有满脸笑容,但中国一直很在意对其他国家在关于香港、西藏、新疆问题上,对中国或中国官员实施制裁。若日后再有类似的下一波,中国就会作出批评。就如前日捷克准总统当选人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中国一定作出反对或反击,一定不会甚么都不做。而且可以调整的空间亦不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一定会继续,互不相让。

近日美中科技贸易频现交锋 美公布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

事实上,布林肯访华前一星期,两国的科技贸易频现交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日前公布2022年售卖侵权产品的「恶名市场」名单中,中国多间科网龙头再度「上榜」,包括腾讯旗下的微信、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全球速卖通、百度的百度网盘、虾皮及拼多多等。

美国当局斥中国在假冒和盗版产品方面是「世界第一」,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2021年查获的假冒和盗版商品价值中,来自中国的假冒和盗版商品、及从中国转运到香港再出口美国的占比高达75%。而微信更是「最大的假冒商品平台之一」。

另在高科技方面,美国政府据报加强围堵中国科技业,拟将禁令扩大至4G晶片,并进一步全面截断所有美国企业对华为的供应,包括晶片科企巨擘英特尔(Intel)和高通公司(Qualcomm)。而继去年底美国对中国实施最严厉的「晶片禁令」后,日本和荷兰近日亦与美国达成协议,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加入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晶片技术。

中国方面对上述情况,分别表达「强烈反对」,近日更为反击西方,新增禁止限制7项科技研发技术出口。

分析:进一步证明美中角力将持续

方恩格认为,有关消息不但对美中外长的会面气氛带来一定影响,亦进一步证明美中角力将持续。他指出,值得留意的是,美众院近日「压倒性票数」通过成立「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针对研究美国与中国共产党间的策略性竞争;同时,美国参、众两院共和党议员近日再推《中国贸易关系法案》(The China Trade Relations Act),目的在终止美国对中共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故预料美国总统拜登在参、众两院的压力下,将以更强硬态度应对中国,而中国亦不会坐视不理。

他又认为,未来美国对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业的限制有可能再扩大,不排除相关法案会出台,届时会令更多相关行业的美企离开中国和香港,「因为限制多、利润少」。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