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要新的「法律工具」對抗中國未來威脅

0:00 / 0:00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四(13日)表示,美國面對來自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的反競爭威脅,所以需要新的「貿易法律工具」來加以阻止,她批評現行法律機制是在傷害出現後才作出反應,這是太被動的做法。(方德豪 報道)

路透社 報道,戴琪在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供說,現有的 「貿易法律工具」是在美國產業和公司已經受到非法價格傾銷、補貼或其他不公平競爭的傷害之後,才作出補救。

戴琪說:「我真的希望加強我們擁有的貿易工具,以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她指出,美國的許多貿易法規已經有將近50或60年的歷史。

戴琪表示,美國的貿易法律,由於其追溯的性質,一直未能防止對美國鋼鐵業的利益受損,因為中國在過去20年裡已經建立了大量的生產能力,戴琪說,中國的五年計劃表明,它準備在其他行業也這樣做。

戴琪指出:「我認為我們需要的工具不僅僅是就我們過去受到的侵害做出反應,而是要預測我們將在哪裡出現同樣的利益受損模式的工具,以使我們能夠在問題出現之前防範於未然,並使我們能夠盡可能快地做出反應。」

戴琪周三曾呼籲,美國國會應該更新1962年的《232條款》(國家安全貿易法規),該法規授權政府對鋼鐵和鋁進口產品徵收關稅。

她在周四的講話中,詳細說明了她希望有法規來應對中國的大規模補貼,以及回應中國由國家主導的經濟體系。如果頒布新法,這些措施可能為未來的新關稅打下基礎,以保護更多的美國產業,或在談判中可以用作談判籌碼。

北京的 「中國製造2025 」計劃針對的是目前主要由美國主導的10個戰略行業,包括航空航天、半導體和訊息技術、機器人、綠色能源和電動汽車、農業機械、製藥和先進材料。

拜登政府正在就對華貿易政策進行「全面檢視」,包括如何看待前總統特朗普與北京達成、將於2021年底到期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戴琪透露,美國對很多中國進口商品豁免徵收《301條款》關稅,但這些豁免項目已過期多時,美國政府的檢視會包括這些問題,作出及時的回應。

戴琪重申,拜登政府對中國的貿易和人權侵犯的強硬立場。

她說:「我們歡迎公平競爭。但是,如果中國不能或不願適應國際規則和規範,我們必須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