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上任即對中加墨加關稅 分析:作為新政府談判籌碼
2024.11.26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表示,會在上任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貨加徵額外10%關稅,並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關稅,直至非法移民、毒品,尤其是芬太尼停止流入美國為止。有學者分析指,這是特朗普對三國的談判策略,尤其要令中國答應美方要求,否則稅率可能升至他競選時所提出的60%,甚至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上任後即對中國加徵額外10%關稅,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發表聲明,指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上是互利共贏,在貿易戰或關稅戰中沒有人會得勝。
劉鵬宇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自去年11月在三藩市峰會達成協議後,中國已採取措施打擊毒品問題,並向美方通報了相關執法行動的進展,證明「中方明知而容許芬太尼流入美國」的想法,與事實不符。
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表示,特朗普競選時提出,將向中國徵收60%關稅,當時部份評論認為,可能推高美國通貨膨脹。他現時對中國加徵額外10%關稅,是貿易上的談判策略。
李正修說:「我現在先用10%來測試你的態度,你願意跟我合作,我們來談,多多購買我的產品,促進美國的就業,或許我會把關稅先定在10%,因為他知道他佔有這樣的優勢,如果習近平要挽救經濟,因為美國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你必須要滿足特朗普的要求,或許他可以容忍多進口中國大陸的商品。」
分析:導到美墨加關係惡化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孫國祥表示,美墨加自貿協定(USMCA),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談判的結果,取消彼此關稅,讓北美地區在汽車、農業和製造業高度整合。
他認為,對墨加加徵25%關稅可能導致美國的外交關係惡化,削弱合作基礎。尤其墨西哥可能會視為不友善行為,影響在非法移民、毒品管控等議題上和美國的雙邊合作。中國更可能趁機在經貿著手,拉攏兩國。
孫國祥說:「如果美國跟墨西哥的貿易關係惡化,墨西哥可能會更加依賴中國作為其出口市場跟投資來源,可能與中國加強在基礎設施、製造業和能源領域的合作,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拿大在礦產、能源和農產品出口方面具有優勢,中國可能趁機深化與加拿大的貿易連繫。加拿大可能會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開放態度,尤其是在農業跟能源出口。」
墨西哥、加拿大極依賴美國
202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的總值,分別佔兩國出口的75%和83%。而中國和亞洲很多電子設備生產商都有在墨西哥設廠,作為向美國出口的免稅途徑。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如果特朗普加徵25%的關稅,實際上就等於暫停了美墨加自貿協定,可能會引發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強烈反應。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說,在特朗普威脅徵收新關稅後,他與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討論了貿易和邊境安全問題。但加拿大未就關稅作正式回應。
墨西哥下議院領袖、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成員蒙雷亞爾(Ricardo Monreal)在社交媒體X表示,貿易報復只會令人民的荷包受損。他希望以雙邊、制度化的方法,去解決人口、毒品和軍火販運的問題。
美元兌加元和墨西哥披索的匯價,周二(26日)分別升1%和2.3%。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則上升0.3%,至1美元兌7.273元人民幣。
編輯:陸南才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