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官員在華盛頓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有指中方提出每年增購3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22日)會與中國副總理劉鶴會面。來自中國大陸的訪民,雨雪中在劉鶴下榻的賓館和談判大樓追隨抗議。
綜合媒體周五報道,由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及財長姆努欽為首的美方官員,再在白宮旁的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進行會談,雙方在周四(21日)開會超過九個小時,路透社引述中方官員表示,兩國在緩和貿易不平衡問題已達成基本共識,形容目前磋商處於「衝刺階段」;現正努力收窄個別「核心需求」的分歧,希望在下月1日「休戰」限期前達成協議。
但目前有些複雜問題很難解決,消息指雙方爭拗點包括字眼上分歧,例如怎樣確保中方遵守承諾的懲罰機制。
彭博引述消息報道,中方提出每年向美國進口多300億美元的農產品,包括大豆、粟米及小麥,並寫入諒解備忘錄內。
美國農業部長珀杜指出,中國承諾會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相信美方短時間內能收復失去的農產品市場,但這些採購計劃的前提是兩國先要達成廣泛貿易協議。
中國在2017年輸入總值242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去年跌至162億美元;若中方落實每年增購300億美元農產品,總數將超越貿易戰前的水平。
正當中美談判之際,美國商務部公布,中國製鋼輪出現政府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預計會對這批鋼輪開徵約58%至293%的反補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