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代表同意,將在華盛頓的貿易談判延長兩日繼續磋商,美方指中方同意額外增購美國大豆;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會考慮延長下月1日的休戰限期。對會否將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及中興的問題列入貿易協議,特朗普的態度似乎有所軟化,指司法部會商討撤銷起訴華為的可能性。(劉少風 報道)
特朗普近日在社交網發文,表示希望美國盡快獲得5G,甚至是6G技術,美國要在競爭中取勝,而不是靠封殺目前更先進的技術。他周五(22日)在白宮接見中國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期間,被記者問及有關說法,特朗普表明,希望所有公司都能參與競爭,包括華為。
特朗普說:我不想人為封殺其他人,利用安全考慮或其他藉口,但我也不希望有安全問題。
在場記者問到是否包括華為?特朗普指是所有人,包括華為。特朗普又指,現時未決定會否將華為和中興通訊的問題列入貿易協議。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周五在社交網表示,完全認同特朗普的說法,指華為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真正的競爭,為美國建設5G網絡。
美媒《彭博》周五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特朗普曾有意簽署行政命令,封殺華為和其他中國電訊設備商參與美國的5G網絡建設。美國財長姆努欽和其他美方貿易談判代表要求暫時不要這麼做,擔心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而英媒《金融時報》報道,指美國政府部分「鷹派」官員一直施壓,要求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特朗普其後的帖文暗示,美國可能擱置禁令,以換取中國在更廣泛的貿易協議讓步。
就會否撤銷起訴華為違反制裁伊朗禁令等控罪,特朗普回應指,美國官員目前未有討論,但指司法部長巴爾在未來幾星期,會與法律團隊研究撤銷起訴華為的可能性。
有外界認為,在中美進行貿易談判之際,特朗普對華為的態度有所軟化。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講師陳偉信,周六(23日)對本台表示,華為是美國在貿易戰中的談判籌碼,在中美有傳協議即將達成之際,特朗普對華為的態度有所轉變,亦是正常現象。
陳偉信說:其實現在外交界提到的消息,都說到中美可能就一些貨品貿易上達到一些協議,甚至乎傳出(貿易)協議已經去到草擬的階段,只是等待通過,如果是這樣的時候,其實華為在整個談判桌(範圍)上面,它(美國)要拿到的籌碼已經得到的時候,當然就自然透過這樣(轉變)取分數,亦都透過這樣去嘗試展現自己是一個,可以在科技改革或科技政策上,有一個啓發的總統。
但有大陸政治學者認為,雖然特朗普的說法較過去溫和,但在華為案件還未有結果之前,特朗普對華為的態度不會有太大改變。
學者說:我的解讀是這樣,他(特朗普)並沒有說華為事件現在可以緩和,只不過他是想說美國要靠競爭,而不能靠打壓,我看媒體解讀是,華為事件有可能緩解,但是通過特朗普的談話,我不這樣認為,當然也並不是說(美國對華為)肯定會更嚴厲,但是特朗普也不可能說,如果要是承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就等於背後是美國政府的行為,所以我的解讀好像沒有那麼樂觀吧。
中美代表在兩日談判後,特朗普周五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中國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特朗普指兩國的貿易談判有很大機會達成協議,雙方同意磋商延長兩日至周日(24日),並會考慮延長3月1日的休戰限期,他預料很快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而美國財經頻道CNBC引述知情人士指,特朗普及習近平可能下月底,會在佛州「海湖莊園」會面。
劉鶴在會上表示,兩國經貿團隊的磋商富有成效,中方會盡最大努力,認為達成協議的機會非常大,他又轉達習近平致特朗普的親筆信,由中方傳譯員讀出,習近平在信中呼籲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及合作共贏的態度,再接再厲達成有利兩國的協議。
美方代表、財長姆努欽在會上發言,指兩國已就匯率問題達成協議,中方同意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會作出競爭性貶值。
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就指出,中美在改革結構性議題上仍有幾個重大障礙,可能需要更多時間討論。
美國農業部長珀杜(Sonny Perdue)周五在社交網表示,中方同意額外購買一千萬噸的美國大豆,並相信好消息陸續有來。
大陸官媒《新華社》周六指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報道引述國務院專家表示,中國大豆產量少,欠缺九千多萬噸,進口大豆可以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