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協料兩周內明朗化 傳美棄要求停竊商業機密

中美在北京的一連兩日新一輪經貿談判周三(1日)結束,雙方未有公布談判進展,美國財長姆努欽在社交網表示,他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中國副總理劉鶴的會談富有成果,下星期會在華盛頓繼續會談;白宮幕僚長馬爾瓦尼周二(4月30日)在洛杉磯出席活動時說,中美談判能否達成協議,相信在兩星期內會明朗化。

有媒體指兩國磋商焦點在取消關稅問題上,亦有報道指美國將放棄強硬要求中方停止竊取商業機密。

《華爾街日報》周二報道,在雙方敲定中國計劃採購美國商品等最後數個問題後,會否取消及如何取消兩國已互相加徵的關稅成為談判重點;有知情人士透露指爭論是美國對25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的關稅,將會取消多少數額,美方希望保留部分關稅作為執行協議的工具,但中方談判代表認為,這些關稅是一種侮辱,報道指雙方已反覆討論至少一個月。

知情人士認為,北京絕對不想在有關方面讓步,因關稅令中國領導層難堪,亦很難讓中國企業及民眾接受,而化解僵局的可能方案,是隨著中國滿足協議的特定條款,美國分階段逐步取消關稅。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為爭取盡快達成協議,華府將放棄要求中方停止竊取美國商業機密。

中美雙方早前透露,兩國在保障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移,以及非關稅壁壘等議題已取得進展。

雙方另一分歧,在於華府多次指摘中國透過網絡攻擊竊取美國企業的商業機密,並要求停止有關行為,但中方一直否認指控;消息指為爭取盡快達成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軟化立場,不再強硬要求中國停止在網絡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只要求中方在有關問題上作出溫和承諾。

而中方亦釋出善意,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將針對銀行和保險業推出多項對外開放措施,放寬外資准入市場門檻,有關部門對境內外單位一視同仁,形成「多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