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周四(25日)分別宣布,中美貿易代表團下周將在上海磋商;有經濟學者分析,今次中國將談判地點改變,反映北京在重大問題更不會妥協。(文宇晴 報道)
中國商務部周四(25日)宣布,中美貿易代表團將於下周二(30日)和周三(31日),在上海舉行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過去多次的談判,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但今次改到上海,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中方選擇上海是展示善意。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記者會表示,會面是為落實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達成的共識,磋商的地點亦是正常安排。
高峰說︰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舉行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不同地點磋商是十分正常的安排,上海具備開展磋商的良好條件。
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分析,由首都北京轉到上海舉行,反映大陸似乎在變陣,亦能看到北京立場會比過去更為強硬。
秦偉平說︰本輪談判地點選擇上海,而不是北京,遠離決策中心談判,首先表明中國誠意不足;其次顯示中方已經掌握談判節奏和主動權;第三,預期中方態度會更加強硬,將會作愈來愈小的讓步,重大問題更不會妥協。
中方這輪談判仍然由副總理劉鶴牽頭,商務部長鍾山會加入。
白宮在聲明表示,雙方將討論七大議題,包括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移、非關稅壁壘、農業、服務業、貿易赤字以及協議的執行問題。將與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率團到上海的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一次會議不可以解決所有分歧,相信在達成協議前還要召開多次會議。他指,談判將涉及貿易赤字及強制技術轉移等議題。
姆努欽說︰我想你已聽聞會談重點,強制技術轉移、強制合資企業,我們想確保他們會購買我們的產品,他們要與我們公平競爭,所以我們有談判議題清單。
不過高鋒回應姆努欽的言論時重申,美方打壓中國企業,同時亦會損害自身利益,強調會支持中國企業在境外合法、合規推展業務。
高峰說︰一方面要求中國加大對美國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另一方面又拒絕給予中國企業知識產權應有的保護,這將是典型的雙重標準、自相矛盾。
商務部又公布,中國企業將自由採購美國的農產品,但沒有透露具體數量、金額或種類,他強調與重啟貿易磋沒有直接關係。
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影響到全球經濟,大型投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CICC)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總就業人數自去年7月以來,減少大約500萬,其中約180萬至190萬與貿易戰相關。
香港的德銀財富管理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佳對媒體表示,新加坡和香港的經濟都出現了很明顯放緩,顯然是與中美貿易戰有關。同時,貿易戰會影響全球貿易增速放緩,預計下半年投資市場會較為波動。
劉佳表示︰所以今年下半年,如果中美貿易談判能夠達成協議,對(投資)市場會是一個支撐,但是從現在來看,我們的觀點還是比較謹慎的。
中美貿易戰開打超過一年時間,貿易談判自5月中斷後,中美元首6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上見面,達成共識重啟談判,之後兩國的談判代表曾通過電話。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