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部門隱瞞問題疫苗 致數十萬人受害

0:00 / 0:00

監管藥物的部門再爆出醜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湞,周二(8日)遭媒體人公開舉報濫權,曾隱瞞多家藥廠疫苗生產作假的真相,直接導致數十萬人受害。吳湞還被投訴在問題藥廠生產的狂犬症疫苗出事之後,再協助該藥廠獲得生產甲流疫苗的認可資格。(黃小山/劉少風 報道)

民主與法制時報一名記者周二發表公開信,投訴遼寧省大連市金港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09年3月狂犬症疫苗被發現造假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湞,負責對全國疫苗進行檢查,發現江蘇省延申、河北省福爾兩家企業,生產的狂犬症疫苗存在問題,其抗原含量低於國家標準。

按規定涉及的狂犬疫苗必須召回。但而這個結論卻被隱瞞,幾個月後,涉案的21萬份狂犬疫苗被銷往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20多個省市。

舉報還稱,吳湞在明知江蘇延申大面積造假的情況下,還向其簽批了上億元的甲流疫苗訂單。2009年9月18日,江蘇延申獲得了甲流疫苗生產GMP證書。

在此後的追責中,國家藥監局還在資料上造假,將已經供市場使用的問題疫苗,減少了至少12多萬份。

本台記者檢索發現,早在6年前,包括新華社和央視在內的官媒,也都報導了該問題疫苗事件,但對具體監管人責任,則予以了回避。

舉報信中披露的另一個案例稱,2013年11月起,廣東省出現4例疑似接種康泰重質量乙肝疫苗後死亡案例,全國也累計案例達7例。但官方一直沒立即停止該疫苗的使用,而是在一個月後媒體曝光之後,衛計委才發出通知暫停涉事疫苗。

舉報信發佈後,立即引起了關注。中國製造疫苗的安全問題和管理體系不透明的狀況,再次引發了公眾的擔憂。

本台記者聯繫上了發舉報信的記者杜濤欣,他表示該舉報信確實他所寫,且信中反應的情況完全屬實。但被問及他所調查的疫苗安全的狀況,以及上述問題疫苗的召回及問責流程時,他稱這些問題不能回答。並表示因為情況特殊,還需要核對記者的身份。

他說:是我本人寫的,沒問題。你問的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個記者應該回答的。你稍微等一會,你把你的號碼發給我,你把名字發給我,對這個事你理解一下。

本台致電被舉報信所涉及的藥廠,但其網路登記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就舉報信中透露的細節,本台記者採訪了一位熟知體制內運作的官員。他表示,根據專項管理規定,負責職責的人不按規定召回就是瀆職。但從慣例講,被拖延長達9個月才披露,可能是官方集體決定,而並非吳湞個人所為。

他說:這個要看他專項管理有沒有規定,等於說,如果法律規定你的職責,你應該在發生這個問題以後,多久之內你應該啟動召回程式,負有這個職責的你沒有去啟動,那就意味著你可以去追究他的瀆職啊,就怠忽職守了。這個要看當時內部的討論啊,內部的決定啊,是不是經過集體研究啊。也不能夠排除一種情況,我覺得應該不存在某個個人敢決定這樣的重大事件。我們這麼沒有更多的資訊啊。
本台記者再聯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士透露,副局長吳湞一直在上班。但關於問題疫苗事件,他建議上班時間致電局新聞辦公室,他們有統一的口徑回復。

他說:他是副局長,對。你在網上能看他簡歷嘛,網上有他簡歷。我建議你明天上班的時候跟我們新聞司聯繫好嗎,有關的媒體回復啊,媒體的溝通啊,他們會有統一的運作程式和口徑的,好嗎?

包括疫苗在內的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多年來一直備受批評。近10年來,已先後發生了山西疫苗案、江蘇延申、河北福爾狂犬疫苗案、2013年乙肝疫苗案及今年的山東問題疫苗大案。疫苗致傷殘及死亡案例也一直不發表統計,因此民間一直批評官方系統性地掩蓋疫苗安全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