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周日(3日)首次公開表態,呼籲中國當局尊重信仰自由,不要借助中梵協議,逼迫國內地下教會加入愛國會。大陸和台灣的神職人員,希望打壓只是地方政府的行為,冀中央政府能尊重協議精神。(文宇晴 報道)
香港退休樞機主教陳日君1月底在網上披露,指中國政府利用中梵主教任命協議,追殺地下教會神父,又要他們註冊、加入愛國會,還說這是教宗的意思。梵蒂岡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費洛尼(Fernando Filoni)周日(3日)接受《羅馬觀察報》訪問時表示,促請中國政府不要利用中梵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強逼天主教神職人員或信徒加入天主教愛國會。這也是去年9月,中梵秘密簽署了一項關於主教任命的協議被曝光後,教廷的首次表態。
同時獲梵蒂岡教廷及中方任命的陝西省三原教區主教韓英進表示,該協議大概的方向是中國官方可提供地方主教的候選人,但最終的任命還是要由教宗決定。至於其他細節中梵均沒有詳細說明。因此他相信,可能是地方政府對協議在實際執行時出現了差異,因而引起輿論。
他又認為,中梵恢復邦交對兩國都有利,雙方正向這一步逐漸邁進,希望各方都要正面看待,不要因一些小問題而影響到。
韓英進說︰這個協議簽署真的很不容易,是一個突破。我們還是希望在這個協議之下,不要再給對方提出甚麼要求,或強加甚麼內容。可能有些地方有這樣的做法,可能是他們想法不同的用意,我們也搞不清楚。一個政策的執行,各個地方政府可能不一樣,我覺得既然協議簽訂了,就盡量求大同,存小異。
費洛尼在訪問中指出,外界對中梵達成的協議可能有不同解讀,但毋庸置疑的是協議對中國天主教會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除了承認教宗的特定角色,中國教會的「獨立自辦」原則要重新演釋,不希望再聽到有大陸地方政府的官員將協議當作工具。他又指出,中國天主教會經歷60年的苦難和分裂,梵蒂岡並非要求中國的地下教會消失,讓位給北京認可的天主教愛國會,期望天主教愛國會及地下教會能達致真正合一,呼籲中國當局尊重信仰自由,教廷的目標是讓中國分裂的教會和解。
台灣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表示,教廷是為中國著想,避免外界對協議內容的過度解讀,而讓北京政府誤會,因而並沒有在大陸地方主教任命的協議在簽訂後就立即公開。陳科神父又指出,教宗沒有放棄地下教會,所以更要在處理時小心,避免地下教會在中國大陸進一步被擠壓。
陳科說︰要解決問題不能與中共硬碰,因為地下教會在大陸,教宗要很小心處理。簽了協議後,(迫害地下教會)變本加厲,是硬派執政地方才會這樣做。迫使梵蒂岡的費洛尼發聲,有理由斥中方內部做法要讓梵蒂岡表態,不是梵蒂岡(簽署協議後)馬上做文章。我覺得這個事情的發展是很好。
台灣媒體曾報道,中國於1951年與羅馬教廷斷交後,許多天主教徒被迫轉入地下活動,直到在20世紀80年代宗教活動被再次允許後,才重新公開活動。不過,天主教在中國的教眾增長較為緩慢,目前大約有100個教區,教徒約在1千萬至1千2百萬人。逾百名主教中,7成是由中國官方所任命的「愛國教會」主教,3成才是梵蒂岡祝聖、未經官方批准的「地下教會」(天主教主教團)主教。
然而自去年初開始,中梵有望恢復邦交的消息不斷釋出。至9月時,中梵簽訂關於了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但雙方都無公布協議內容。有報道表示,在簽署協議前,教宗方濟各已經接納了中國官方認可的7名中國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