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自來水驗出致癌物質超標,市面出現瓶裝水搶購潮。當局採取措施後,目前供水已恢復正常,但就一直沒有公開污染原因。當地維權人士批評,政府管治不力及信息不透明,造成事故一再發生。(畢子默報道)
被驗出自來水中的致癌成份氨氮超過國家標準近六成的湖北武漢,在經歷一日緊急處理後,於週四下午恢復正常供水。武漢市應急辦提醒市民,當地目前的自來水質安全,市場上的瓶裝水也供應充足,市民沒有搶購必要。
武漢維權人士秦永敏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是次污染的源頭估計是在武漢上游的漢江段,受影響的市民人數估計達三十萬人,主要分佈在漢口一帶生活。秦永敏認為,這起事件折射出中國城市發展欠缺規劃,管理部門則往往只顧收錢,沒有發揮環境治理的職能。
當地環保廳較早前曾表示,初步懷疑這次事件是由於工業污染造成。隨後,應急辦人員又對這種說法作出否認,猜測是生活污水帶來的後果。就污染的真正原因,官方至今未提供任何明確說法,也沒有提出後續的改善計劃。對此,大陸媒體週五紛紛撰文呼籲公開信息,新華社也刊登報道,問如何才能保證飲用水的長效安全。
就有關問題,秦永敏譴責當局一貫習慣以掩蓋及拖延的手法處理問題。他透露,武漢在新年前後就發生過一次大面積水污染事件,其時造成死魚滿佈長江江面,但當局沒有公佈問題成因,顯然也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現在事隔不足半年,又再發生嚴重污染事件。
水污染事件發生後,武漢市民大量湧往超市搶購瓶裝水,以致一度需要通過外調,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另外,當局也有從未受污染地區取水送給受影響區域的市民。不過,大陸《法制日報》報道,部分居民目前還是不敢使用已經恢復的自來水。
大陸近期頻頻發生水污染事件。本月11日,甘肅省蘭州自來水被驗出苯含量超標,三百多萬市民受到影響,市面的瓶裝水被搶購一空,其後市民再改為搶購牛奶。本月15日,黑龍江省依蘭縣的自來水被驗出大腸菌群超標,事件目前仍未得到完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