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纖集團工人張小姐向本台記者表示,從上月底開始,陸續有工人因為出現中毒症狀,到醫院接受治療,周三早上再有數十人不適送院,至今已有逾千名工人留院,他們相信是受到鄰近一間化工企業洩露毒氣影響。她說:周二有七百多名工人送院,他們都要打針治療,今早再有數十人不適到醫院。我們都有頭暈、舌頭發麻、失眠等症狀,我身邊三名女工,因為出現抽搐並暈倒地上,我亦有出現症狀,但暫時未到達那麼嚴重,稍後我都會去醫院求診。
張小姐說,部份工人情況嚴重,擔心他們有生命危險。她說:有三百多人屬重症,他們各人情況都不一樣,有部份人已出現白血病症狀,亦有工人的肝、腎和心肌等器官受損,他們都轉送到市醫院去。
現時工人分別在三間醫院留醫,重症的都轉送往吉林市醫院,其餘就在市職業病醫院及化纖廠本身的醫院留醫。但張小姐指,市職業病醫院一度拒絕收治工人,更將已留醫的工人趕走,工人相信是市政府官員給院長施壓,不想有大批中毒工人留在市的醫療單位內。
周二曾初步接收七百多名中毒工人的化纖醫院,本台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在中國廣播網的報道中,該院一名醫生指出,由上周四起至今,有中毒症狀求診的病人不斷增加,周二求診人數到達高峰。患者最先發病是神經系統受損,出現頭暈,舌頭麻痺等,病情較重的出現臉部發紫,甚至嚴重缺氧等。這名醫生更指,部份病人已出現白血病症狀。
接收重症的吉林市醫院醫護科,電話一直未能接通。而市職業病醫院醫護科,工作人員指留院工人病情穩定,但拒絕透露具體留院人數。他說:他們大部份都不嚴重,穩定的,你都是打我們市委宣傳辦查詢罷,因為他們知道詳情。
但市委宣傳辦的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
吉林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指,環保局人員已追查工人中毒的原因,暫時未有任何消息公布。市環保局辦公室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
被指排出有毒氣體的康乃爾化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先生否認事件與公司有關,現時廠房已停產等候調查結果。他說:當局已派來專家調查,至今未有結論,若我們真有排出毒氣,那為何我們沒有一個工人中毒?。
李先生又否認有地方政府包庇,他指廠房的排污措施,都符合當局的環保標準。
香港城市大學生化學系副教授張漢揚指,“苯胺”是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主要來自製葯工業和染料工業的廢水中,由於毒性高,人體吸入很微量已經引起中毒,主要是通過皮膚,呼吸道進入人體,會致癌甚至急速死亡。他說:攝入少量都會令人中毒,它會破壞血液傳遞造成貧血,損害肝臟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其他癌症,若急性中毒,人會出現抽搐,體溫急降,缺氧死亡。
張漢揚指,輕微中毒患者會感到頭暈、嘔吐,及皮膚發紅疼痛,要立即送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