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童工和“官場童工”並存

0:00 / 0:00


週三是"世界無童工日",國際勞工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全球有逾千萬兒童從事家政工作。在中國,童工問題嚴峻,不少貧困家庭的兒童成為血汗勞工,並出現"官場童工"怪象。有維權律師指,情況反映官場腐敗問題嚴重。(畢子默報道)

總部在日內瓦的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sation)週三"世界無童工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目前有逾千萬兒童從事家政工作,他們絕大部分年齡在14歲以下,而且有逾七成是女童。報告指,從事家政工作的童工一般在僱主家裡工作,卻不能夠享受一般家庭成員的待遇,比如他們通常沒有上學的機會。不少童工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遭受暴力對待的情況普遍,當中甚至有牽涉性暴力的行為。報告說,由於這些童工所處的工作環境非常獨特,他們的情況在社會上備受忽視。國際勞工組織呼籲訂立相關的國際法以保護這些兒童的權利。

報告並沒有點名中國的童工情況。

而中國的童工問題一直嚴重。上週日,大陸都市快報報道,一名14歲男童在東莞一間工廠工作三個月後猝死,他平均每日工作10小時,週末加班10小時。報道並指,在製造業發達的東莞,童工問題一直存在。

就大陸童工問題,本台記者週三採訪勞工維權人士肖青山。他表示,那些到工廠打工的童工一般來自邊遠地區的貧困家庭,他們就業的環境和待遇都較一般外來工差。他又指,僱傭童工的一般都是些規模較小的外判工廠,這些工廠本身就獲利甚微,往往只會以低價聘請工人,因此導致他們招工難,而童工一般要價低,於是往往成為受聘對象。

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將童工問題與貧困愚昧相提並論,不過當下中國出現了一種"官場童工"的怪象,即有不少地方政府的官員在法定年齡以前就參加工作。最近被揭發的包括湖南衡陽地稅局雁峰區分局的副局長,資料顯示他14歲參加工作,其父親和岳父均是地稅局高官。另外,河南葉縣河道管理所所長的15歲兒子在該所編制人員名單上,他每月獲發工資,這種情況已經維持了六年。而井岡山副市長楊春霞也被揭發16歲就參加工作。

記者就這種"官場童工"現象採訪了維權律師張星水。他說,這種情況涉及官場腐敗,涉事機構應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中國勞動法將未滿16歲從事有經濟收入勞動的少年兒童定義為童工。國務院有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盧德平在近年發表的文章中就推斷,中國城市童工保守估計有二百到三百萬人。而"中國勞工通訊"組織2007年一份報告中估計,中國工廠中存在一千至兩千萬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