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中共官員向《華爾街日報》爆料:習近平微觀管理令人無所適從

0:00 / 0:00

種種跡象顯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正遇到黨來越來越強大的反對聲音。有多位中共官員近日向《華爾街日報》 爆料,矛頭直指習近平。據指出,習近平會干預大大小小的政策事務,由嚴打教培行業導致千萬人失業到堅持「暴力清零」,都跟他個人獨裁有直接關係。報道又指,有時習近平發出的批示含糊不清,一些政府部門於是採取「寧左勿右」的做法,令事情進一步惡化。報道強調,不少官員在幕後均對習近平提出質疑。

報道指出,中國嚴打教培行業,就是習近平弄砸事情,要由下屬替其善後的其中一個例子。據報道指出,今年早些時候,習近平在北京向教育部官員發出簡短指示,希望對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民營教培行業進行「改革」。該報引述「了解這項改革工作的人士」指出,教育部隨後官員起草了一份計劃,其中包括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外輔導實施新的限制,但習近平在給教育部的簡短批覆中表示,這項計劃力度太弱。為了讓習近平滿意,教育部擴大了限制範圍,把高中階段的課外輔導也納入其中,並要求所有的民營教培公司轉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中國政府在7月份發布了這項改革計劃,這些較為極端的規定引發了對相關公司股票的恐慌性拋售,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教培公司市值蒸發了數百億美元。據知情人士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官員匆忙安排了與外國投資者的會議,安撫他們的情緒,並承諾未來推出新政策前,中國政府將「考慮市場影響」。

報道又指,中國不跟國際社會流,執行「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堅持「暴力清零」,也是跟習近平的一人獨裁有關。據指出,今年7月下旬,在新增新冠病例數幾乎清零數月後,一輪疫情造成逾1,200人感染。當時有衛生官員參考其他國家的情況,提出建議稱,中國應該拋開「動態清零」策略、與病毒共存,但習近平對此很生氣,指責這些官員「思想鬆懈麻痹」,於是地方官員加大了防疫力度。10月下旬,在一名遊客核酸檢測呈陽性後,當地官員要求上海迪士尼樂園的三萬多名遊客必須進行新冠核酸檢測方可離園。在中國一個大型集裝箱港口發現一例新冠病例後,政府有關部門下令暫時關閉該港口,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不利影響。由於習近平以一人之力堅持「暴力清零」政策,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從前一季度的7.9%放緩至4.9%。

據指出,習近平其他微觀管理的例子,還包括整頓房地產行業的行動、去年年末親自叫停了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親自拍板決定調查鄧小平孫女婿,安邦保險創始人吳小暉、親自設計五年經濟規劃、親自設計了「大灣區」的規劃、外傳習近平家鄉陜西省一個別墅項目破壞其「龍脈」,習近平也先後六次作出批示;另外,他亦曾親自就改善公廁問題作出指示。報道亦引述知情人士稱,對副部級及以上官員的任何懲處都需經習近平、而不是最高紀檢機構確認。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已有200多名副部級及以上官員受到懲處。

《華日》又稱,2017年,北京市政府啟動了一項清理所謂「低端人口」(貧困社區)的工作,之所以有這樣的行動,就是因為習近平不喜歡看到北京的土地面積變得如此之大,而污染卻那樣嚴重。於是北京市委書記、習近平親信蔡奇就大力把外來草根階層趕出北京。

報道又指,由於習近平的決策過程考慮不周詳,因此政策突然改變的情況也時有出現。相關例子包括習近平在去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逐步淘汰煤碳開採,導致煤價飆升,並且還在今年夏季突然要求一些工廠暫時停工,在9月份召開緊急會議後,習近平轉而認為應該出台更多鼓勵煤碳生產的措施。隨後,地方政府調整方向,開始全力以赴增產煤碳。另一個例子,就是今年香港一度考慮實施,但最終煞停的「反制裁法」。

又據《華日》指出,為了確保官員與自己立場一致,習近平在2018年開始實行一項針對政治局常委的「表現評估機制」,在這套機制中,除了其他評估指標,還對領導者的「忠誠度」進行評分。據稱,習近平目前親自執掌至少七個負責經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委員會。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