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忠要求人大啟動制憲改革  遭警方帶走下落不明

0:00 / 0:00

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的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之際,法學學者張雪忠向全體人大代表發出公開信,要求啟動國民制憲和實現政治和平轉型。他旋即在周一(11日)凌晨被警方帶走,目前下落不明。張雪忠在公開信中質疑人大代表和人大機構的正當性,並強調現行《憲法》是一部偽憲法。評論人士認為這是公知發出和平改革的最後呼聲。(吳亦桐/程文 報道)

中國法學學者、原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張雪忠於上周六(9日)晚發表致中國人大代表公開信,呼籲啟動國民制憲程式,實現政治和平轉型,並隨信附上《中華統一共和國憲法草案》。

張雪忠的公開信引發網路熱議。當局的報復隨之而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周一(11日)凌晨1時左右,三輛警車守候在張雪忠位於上海的家門,與朋友餐聚後回家的張雪忠隨即被警方帶走,目前下落不明。

廣州社會活動人士王愛忠向本台介紹了相關情況。

王愛忠說:昨天夜裡大概1點鐘左右,張雪忠老師被當地警方帶走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他的消息,我也打了他的電話,都關機。這次他寫了公開信要求政治改革,這次會比較嚴重,所以我也是比較擔心。

王愛忠也表示,在張雪忠發表公開信後,一些人士批評公開信存有改良憲政思想。王愛忠認為,張雪忠一貫主張變革,公眾需仔細理解信中觸及中共體制的深義。

王愛忠說:張雪忠老師是非常有勇氣的,有人說他上書啊甚麼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認真去看文章的內容,他主要提出重新立憲,他都是要求政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關係政權統治根本性的東西,這個不存在改良。

張雪忠直指現行《憲法》只是一部偽憲法,其制定未包含國民參與的程式,只是代表某個君主或某個政黨意志的體現,而不具正當性的中國人大與偽《憲法》之間出現了荒誕的惡性循環。

張雪忠認為:一個國家不可能通過一部偽憲法,來實現政治體制和社會治理的現代化。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顯示在過去的七十年,無論是在國家構建方面,還是在社會治理方面,中國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為此張雪忠呼籲必須要以一部體現全體國民政治意志的真憲法,來取代現行的偽憲法。

他在公開信中提出八項建議:包括將人大轉化為過渡權力機構;透過自由、普通和直接選舉產生新的全國性代議機構;對各級司法機構進行必要的改革;完成各級地方代議機構的選舉;創立憲法起草委員會並草擬合乎現代政治原則的憲法草案;立即釋放全部政治犯和良心犯;開放黨禁和報禁、允許民眾自由結社和自由創辦新聞媒體;規定任何政黨不再享有國家公務機構的地位,在依新憲法產生的全國代議機構首次集會時,解散過渡權力。

雖然公開信是對人大進行呼籲,但張雪忠在信中也表明,並不承認人大代表的正當性,也不認為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一個正當的代議機構,因為他們不是由中國人民自由和公正選舉產生。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表示,中共特別是在習近平上台後,早已僭越所謂的憲法行事,習近平的修憲永續帝位已成國際笑柄。當前的一場疫情更是讓中共當局無論從體制內外、國內國際都陷入四面楚歌境地。

章立凡認為一向主張變革的張雪忠,這次應該是選擇了一種體制內外都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因此這封公開信無異於和平改革的最後的聲音,預料中共絕無政治轉型意願,張雪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精神可嘉。

章立凡說:這封信不見得是一種終極訴求,有可能是要找出一個體制內外都能夠接受或認同的公約數來說話,可操性不大,主要是具有一種象徵意義,這個可以算是和平改革的最後的呼籲,如果不被接受,很可能就會出現進一步的動盪。改革之門如果堵死了的話,顯然對體制來講也未必是甚麼好事。

德國時評人範知其則認為:公開信目的並不指望中共還權於民,而是呼籲國民向當權者索要自身權力。

現年44歲的張雪忠曾為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並曾擔任很多維權人士和新公民運動人士的代理律師。

張雪忠大膽敢言,2018年曾致信中國人大常委法制工作委員會,建議啟動全民制憲程式、創建現代政治體制,去年,張雪忠被吊銷律師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