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6-10
「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同行兒女為正義時代革命......」在香港快要被禁播的《願榮光歸香港》,這些樂章、歌詞,周六(10)下午在台北鬧市街頭響徹。適逢反送中運動四周年,在台灣 ,香港邊城青年及台灣香港協會等民間團體,舉行「逆風並行,再見香港 —— 2023台港遊行」,約有600人參加。
2023-06-09
反修例運動四周年,特區當局接續不斷的政治壓縮只會令人不能忘懷這段歷史,例如近日打算通過法庭禁制令,禁止抗爭音樂《願榮光歸於香港》的歌曲和歌詞以任何方法流傳,不僅「香港式」法治又見真章,更會引起另一次記憶與遺忘的抗爭。
2023-06-09
歐盟2020年推出「5G網絡安全工具箱」劍指華為,但至目前僅有三分之一的成員國從5G中踢走華為。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警告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重大漏洞。為此歐盟正考慮強制成員國在5G中禁用華為。時評人籲歐盟汲取依賴俄羅斯導致能源危機的教訓。
2023-06-09
香港政府已經入稟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公眾人士在網上或任何平台傳播2019年「反修例」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入稟狀還特別的指明32條YouTube影片,未來香港的聽眾,是否需要翻牆上YouTube?而港府的禁令,又會否波及谷歌其他的服務,例如不能夠使用Gmail,甚至Android Google Play Store?
2023-06-09
由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引發的人工智慧熱潮持續發酵,日前人工智慧領頭羊輝達(NVIDIA)的執行長及創辦人之一的黃仁勳出席台灣大學畢業典禮並致詞,他在人工智慧的浪頭上想帶回台灣的訊息是,「你們即將進入一個巨大變化的世界」。他將人工智慧的數位革命視為是緊接著PC、晶片革命的科技革命。
2023-06-09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一名男子於馬鞍山與不同政見人士爭執並被淋易燃液再點火焚身,事發時一對圍觀夫婦因指罵該男子,被控在公眾地方擾亂秩序罪,經審訊後被裁定罪名不成立,惟律政司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
2023-06-09
香港政府近日申請法庭禁制令,要求禁止傳播「反修例」運動歌曲《願榮光歸香港》。為抗衡港府壓制,全球多地港人呼籲於6月12日,連續一周接力舉行廣播《願榮光歸香港》活動,並指行動目的是捍衛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
2023-06-09
香港「反送中」運動4周年,全港受眾最多的「黃媒」即立場偏向民主派的媒體Channel C宣布面臨倒閉危機,傳媒學者分析,《國安法》後成立的自媒體讀者主要是同一班香港人,在競爭環境激烈下,難靠籌款維持經營。現階段視乎港人如何「救亡」,但相信自媒體未來仍有生存空間。
2023-06-09
香港「47人初選案」本周五(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續審,踏入第64天審訊,法官陳慶偉今早宣布,裁定16名否認控罪受審的被告均表證成立,須要答辯,案件將押後至下周一(12日)開始辯方案情。辯方確認,16名被告中有最少13人將出庭自辯,只有楊雪盈及余慧明表明不會作供,另吳政亨則傾向不會作供,惟仍待再次確認。法官預計辯方案情階段將需時39天,累計審訊日將達103日,惟仍未計之後控辯雙方作結案陳詞所需時間,意味審訊或將遠超原先預定的90天審期。
2023-06-09
美國將於11月在加州三藩市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因推動《國安法》而被美國制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有否獲邀一直未明朗。美國跨黨派議員聯署,呼籲不要邀請李家超出席。在台港人「赴湯」亦於周五(9日)發起網上聯署作呼應,要求美國政府不要邀請李家超出席。
2023-06-09
中國經常以「強國」自居,亦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國際織一直以「發展中國家」來享受各種優惠待遇。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周四(8日)一致通過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爭取褫奪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以免中國在一些組織或條約中享有和濫用特權。
2023-06-09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香港「反送中」運動4周年這一天,發布有關青少年「政治犯」的專題,指他們要在監獄接受一項「去激進化」計劃,當局的目標是要遏制他們的政治理想。有曾參與計劃的人直言,「這就是每天24小時都在進行洗腦」。也有前在囚者向本台指,臨近出獄前一年就會有國安處問話,令在囚者出獄後也不感自由怕被監控。
2023-06-08
香港「反修例」運動踏入4周年,逾萬人因示威被捕,至少10多萬港人流散海外,香港政局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經歷4年動盪,香港是否「一去不返」?未來將何去何從?本集率先回顧香港這幾年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