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二(20日)在就職周年演說中,罕見對兩岸關係隻字未提,兩岸關係這部分在媒體問答環節上闡述;他表示,堅定追求和平,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只要在對等尊嚴狀態下,台灣很樂意與中國交流合作。
賴清德在總統府發表「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談話,內容涵蓋「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三大元素,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未有特別著墨兩岸議題,僅提到因應統戰威脅的措施,以及希望朝野支持用來提升國家韌性的預算。
持續不斷強化國防力量
賴清德提到,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戒嚴最久的國家,現在是亞洲民主的燈塔,過去許多前輩不畏犧牲,前仆後繼,勇敢抵抗威權、追求民主,現在的年輕世代,用各種合憲合法的方式,不畏艱難,積極參與政治、守護國家,深化民主,為多元的台灣而努力,這就是令人驕傲的民主台灣。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賴清德說,台灣會持續不斷強化國防力量,包括對外軍事採購與國防自主,持續強化經濟發展韌性,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路透社》亦以〈賴總統:台灣期盼和平並與中國對話但仍需強化防衛〉為標題,報道聚焦於賴清德傳達台灣希望和平,並與中國對話,因為「戰爭沒有贏家」,同時須持續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等。
大量不支持者轉趨觀望
《東森新聞》報道,台灣民意基金會周二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45.7%,輕微下降0.2個百分點;不滿意度為37.4%,大幅減少8.7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不贊同賴清德執政表現者大幅減少,反映民怨顯著減少,而值得注意的是,沒意見與不知道者的比例上升8.4個百分點,代表賴清德能遠離執政困境原因並非支持者增多,而是大量不支持者轉趨觀望。
偷渡客闖金門疑認知作戰
另外,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周二凌晨在金門烈嶼二膽島海域,發現兩名中國男子從舢舨上放下浮板企圖偷渡上島,隨即予以拘捕,並查扣該艘舢舨。
海巡署表示,金門岸巡隊運用紅外線熱影像系統,搭配岸際雷達系統,全天候監控海面動態,2名中國偷渡客依《入出國及移民法》及《兩岸條例》等規定,可被判5年以下監禁及罰款新台幣50萬元以下;同時,當局不排除中共再度利用偷渡案件進行認知作戰,企圖以最少成本來達到擾亂民心士氣的目的。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