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破例為國內科興疫苗開綠燈,但以其持續低民望的政治能量,來推銷這個效力只略高於50%疫苗而言,實在不易。月底率先獲接種的將是職業上高風險人士,如醫護、跨境貨櫃車司機、港口工作人員、公共服務人士、以及安老院舍院友及員工。當中反抗最大的,要算是醫護人士。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指,工會會員持觀望態度,不打算成為首批接種者,並指政府調低審批科興疫苗標準,令公眾失去信心。運輸業界人士也有憂慮,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表示,近四成跨境司機年齡達60歲以上,年長司機大多有「三高」問題,擔心疫苗副作用,希望政府增加透明度,交代不接種疫苗,會否影響司機的跨境工作。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組織幹事曾紀南在港台節目指,根據早前調查,有9成會員都對疫苗有擔憂,指不管疫苗本身的來源地、數據如何,最重要是員工必須有自主決定是否接種的權利。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周五(2月19日)舉行聯席會議,兩個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和許樹昌於會議後見記者。劉宇隆稱,60歲以上健康長者可接種科興疫苗,因打針的好處遠大於不打針,但若本身有病患,例如高血壓或高血糖者,應先控制好病情才接種疫苗。他續稱,按照藥廠說明,孕婦不建議接種科興疫苗。既然高血壓及高血糖和孕婦都不符接種疫苗條件,長者能接種的比例能有多少?怎樣才能做到專家所說的控制好病情?
但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就透露,將率先安排10間大型院舍接種疫苖,但院友沒有選擇,只可接種科興疫苗,預料下月首兩周開始接種。聶德權揚言,10間院舍先行接種科興疫苗,能讓當局累積經驗。聶德權的所謂「讓當局累積經驗」是甚麼意思?這是說要這些院舍老人都是疫苗實驗室嗎?這對老人家都公平嗎?
主持:鍾劍華、曹嘉超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