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過去幾年明顯見到,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其背後目的是建構一個國際的人民幣債市。由去年的債券通到將會推出的互換通,其實建立在中共的主觀願望。
核心問題是中共一直想建立這種一個貨幣,兩個市場的操作,當中存在極多問題。例如所謂的互換通,一直遲遲不能推出,最主要原因是監管機構擔心,互換通可能會引發更多制度風險。
最近另一宗事件,亦反映中共對財經市場的規管手段,仍然停留在粗暴干預的水平。今年3月15日,有兩個債券報價平台忽然被中國銀保監勒令停止運作,令債券交易員要在微信聊天室群組交換資訊,中國大陸的債券交易量亦一度暴跌六成。
歸根究底,中共希望得到金融市場帶來的各種好處,卻不願意負擔相關的代價和風險。現代金融市場的本質,很多時都是零和遊戲;即是有人獲利的同時,意味另一方承擔了損失。專業的金融機構,就是透過制度內的不完美來賺取利潤,而且往往將風險轉嫁到央行和政府獲利。這個根本的問題,也是中共為何一直無法建立出一個可以替代模式,挑戰現時以美國為本位的國際金融秩序。
主持:利世民、顏寶剛、梁頌恆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