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香港在所謂「愛國者治港」的「完善政制」之後,在直選組別的20席以歷史新低的投票率30.2%,以及70席其他小圈子選舉下,選出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90議席中的89席全部「清一色」屬親中建制派,只餘1席也是早已叛出民主派的「建制派B隊」;然而由於這1席的「特殊性」,傳媒因此創作出1:89的「最後非建制派」故事,可見現實的荒謬。
西方社會對這次「選舉」反應負面,包括七大工業國G7、歐盟以至五眼聯盟,都發出聲明質疑香港如今的所謂「高度自治」;而香港特區政府以至中方,則反駁指這是「企圖抹黑香港立法會選舉、罔顧事實,是毫無根據的指控」;事實就是投票率暴跌,當局完全無法自圓其說,例如特首林鄭竟聲稱「民主從來沒有全世界的標準」,以至「如果追求所謂民主會讓人民受苦,亦是毫無意義」云云,這種自欺欺人與掩耳盜鈴的說法,只會令中方在外交上,遇到更多的阻礙。
當「香港」的自治地位在全球受到質疑之際,各大專院校又配合港府「洗太平地」,三間大學在不足一日之間,拆去與六四相關的標記,包括港大拆去「國殤之柱」,中大拆去「民主女神像」,嶺大拆去「天安門大屠殺」浮雕,更令人質疑如今香港各大學,還有沒有學術自由,去維持其國際地位與價值;當中、小學都大量出現移民潮,高等教育界與學生質素,最終又怎可能不受影響呢?如今再主動拆去具有歷史意義的象徵品,只會令更多人離開。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