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繼早幾年前香港奶粉的輸入量,超出香港使用量的幾十倍之後,近日本台記者更發現,香港輸入澳大利亞的龍蝦量,比起往年竟達92倍之多,然而市面卻既看不見「龍蝦潮」,亦沒有任何明顯的需求增加,那麼何處去了?
一如奶粉輸入的問題,香港作為自由港最容易被濫用的角色,當然就是成為「走私中心」,轉作供應中國大陸的市場。然而非常奇怪的,就是這種明目張膽走私行為,如以往走私奶粉的行為,是得到國家的背書,甚至指控反對者是「不包容」云云。
親中人士一邊美化「自由行」等陸路走私的行為,以「水貨」名義來魚目混珠,甚至讚揚此等行為是重要的經濟成就,那麼為何官方要打擊水路的走私活動?為何以「螞蟻搬家」形成的陸路運輸,就要美化為「水貨」,而以水路船運,就要打壓拘捕呢?
一邊與澳大利亞交惡制裁,一邊就鼓吹免關稅經自由港走私輸入,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腐敗,各方都打著所謂「愛國」的旗號,用正常的邏輯,實在是無法理解的。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