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外望】未打疫苗者禁入公共場所 重量不重質自欺欺人

0:00 / 0:00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宣布,政府將會在農曆新年假期前,強制全港市民進入食肆、戲院、健身中心、美容院、體育館、圖書館等,必須最少接種一劑疫苗,更美其名為「疫苗氣泡」,把限制市民出入的措施,借用一個早前用來豁免隔離旅遊的措施,可謂為偷換概念之極。

政府藉口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Omicron進入香港社區,要加強限制;然而從輸入個案以至外國的研究結果早已表明,即使打了疫苗,亦未能阻止病毒散播。疫苗效率雖然受到減低,但不同疫苗的表現明顯有所不同,使用mRNA技術的疫苗,即本港使用的復必泰,其效果仍然遠高於使用滅活技術的科興。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強調,不應搞「疫苗民族主義」,那麼為何政府仍然對疫苗只重量,不重質,繼續呼籲多病患及仍未打針的市民打疫苗,卻不提高疫苗的質量呢?

更何況研究結果早已表明,如七成打科興等的市民,半年其抗體指數已經跌至無效,面對傳染力強的Omicron,就更加沒有作用,要提早打第三針;所以如果真的說「科學」,不但應該要打針,更加應該要確認市民身上的抗體指數。為何政府好似只是想「交差」,對真正的防疫力問題卻視而不見呢?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