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看天下】布林肯對華政策 美中競爭意志與策略演進
在拜登訪問印太多國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5月26日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拜登政府對中政策的重要演講。一些華文媒體報道這個演講時,只是歸納了裡面提到美國政府與中國應競爭時便競爭,要合作時則合作的取態,看來好像只是拜登上台後不斷重複的論調,沒甚麼新意。
但只要認真閲讀演講內容,我們便會發現,演講是美國政府,起碼是民主黨政府,首次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對世界秩序威脅的本質、為何美國對中採取強硬對全世界有利、和美國與中交往今後的指導原則等重要問題。
布林肯演講不可避免地挑動中國官方神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演講發表後不久,即在推特上用英文連發十一條推文反駁演說。華春瑩更表示中國敢於與美國比試誰的制度比較好,大呼中國人民有此自信。但她對布的反駁,竟然只在中國人民被禁止觀看的推特上進行。尤有甚者,有關演說的全文或節錄,在中國媒體和網上世界遭到全面封殺,連美國駐華大事舘官方微博發表的演說中譯,也被屏蔽。這種自信,確實是很特別。
演說指出中國的崛起「受益於國際秩序提供的穩定和機遇…地球上沒有哪國國家比中國從中收益更多。」但中國在獲益後,「與其利用其權力來加強和振興促成其成功的法律、協議、原則和機構機制,以便其他國家也能從中受益,北京正在破壞它們。」
簡單講,就是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乃是作為世界安全、自由與繁榮基石之法律與機構的破壞者與守護者之間的競爭。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已經是關乎戰後維持和平與發展多年的世界秩序能否存續的鬥爭。
對於美國要怎樣應對中國,布林肯指出「我們不能指望北京改弦更張。因此,我們將塑造北京所處的戰略環境,以推進我們建設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國際體系的願景。」 1990年代以來,美國主流政界、商界和學界流行一種一廂情願的觀點,覺得只要處處向中國忍讓,不問中國人權問題與中國交往做生意,中國的政治體制便會慢慢開放,美國只要等待中國成為更自由民主的國家,美中的各種摩擦衝突便會自然化解。
布林肯的宣示,等如宣布這種忍讓與期待的政策原則,已經被心死與施壓的原則取代。華府已經放棄寄望中國體制的改進,而改以建立全球聯盟迫使中國在國際壓力下改變行為。
演講預示了這個原則轉變將帶來怎樣的政策轉變。其中一個具體轉變,乃是美國將放棄以大開國門給中國國家代理人及其滲透行回應中國對美封閉的以德報怨政策,轉移到以眼還眼的對等政策。演講特別提到「中國對我們的市場享有比我們的公司在中國大得多的市場准入…這種不互惠是不可接受的,它也是不可持續的 。」
在台灣問題上,布林肯重申了美國沒有改變對台政策,同時強調《台灣關係法》中「保持我們抵制任何訴諸武力或可能危及台灣安全,或社會或經濟體制的其他形式的脅迫的能力」的承諾。布林肯在拜登連番表示若解放軍攻台美國將介入的宣示之後重提這個承諾,特別值得留意。
美國已經決心動員全國力量和建立全球聯盟與中國展開全面競爭。過去二百多年,美國的民主體制一直讓人覺得爭論不休,但當美國上下各黨通過民主程序達到共識之後,每次都能以驚人的意志與行動力取勝。若北京繼續無視美國民主制度的這個優越性,將犯下巨大的歷史錯誤。
- 孔誥烽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