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專欄:槍杆子 筆杆子
2011.04.29
毛澤東的特別稟賦;他和他周遭“同志們”呼吸領略的千年專制傳統孕育下狡詐自私的刁民/順民精神;20世紀世界大環境……都是重要的打底緣由。在此之上,毛同志究竟有沒有什麼特別手段,使得他和他的工具(即中共)有別於別的也想拿天下的政治集團?
毛潤之本屬於“五四”一代新文化運動覺醒青年。跟著陳獨秀(《新青年》時代)包括跟著蘇共國際(1923前後)玩的時候,對黨須有武力還沒那麼明晰。孫中山死後蔣介石的作為,讓他大開眼界。令曾經為國民黨總領宣傳的毛澤東,覺悟到“槍杆子裡邊出政權”。吾輩耳熟能詳的“槍杆子,筆杆子,奪取政權靠這兩杆子,鞏固政權也要靠這兩杆子”,細細較起真來,並非大救星原話,而是將他琢磨得透透的林彪,在不知如何才能自保的1967年,以體味上意之姿態(討好抑或迷惑?)而攢出來的。
靠“槍杆子”拿天下,從東北直打到海南的林彪自然清楚。但“筆杆子”,不說林彪終生沒有一個文人朋友(1969年廬山會議陳伯達的突然反水另容別論),康生、江青、張春橋輩,或者再加上一個陸定一,在他眼裡根本就是蟲豸糞土。冰雪聰明外加如履薄冰,在“筆杆子”們對軍權正夙興夜寐垂涎不已的當口,放出這話,什麼意思?
如今此名言已經常常冠以“老人家說……”,從來沒有誰出來矯正,可見真是拍對了馬屁(也有一說林彪口中的“筆杆子”特指《解放軍報》,另論)。問題於是變成,“筆杆子”在毛氏奪天下裡如此舉足輕重,始於何時?
“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時代的毛潤之,雖然傾心以鐵腕手段(而非社會改造)促進中國強大,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已經有了“奪權靠筆杆子”的想頭。遵義會議時候,大家腦子裡轉的,是幾萬軍隊的指揮權;到1936年“三大主力會師”之後,擴軍、打土豪排第一位,“筆杆子”的位置輕輕易易地給了博古。對比1949年拿到天下之後,將起草憲法位子給王明,足見屆時“筆杆子”之事關重大,尚未提上日程。
到1942年,他突然整起風來了。三年之後的1945年(中共七大),經過整風外加搶救,毛穩穩地坐到權力巔峰——直坐到今天:成了“崛起中國”官民兩造口裡的太祖。
那麼,支撐中共政權兩大台柱之一的“筆杆子”,什麼時候、在怎樣的契機下,竄上“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