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評論:不是平民精英,而是貴族家臣

最近,北京當局對自由派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劉曉波判處11年徒刑,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軒然大波。劉曉波的罪名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但只要是讀過劉曉波文章的人,從他的文字中都難以找出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共產黨的只言片語,有的只是對共產黨歷史和現行政策的批判和分析,對一黨獨裁禍國殃民的痛心疾首,和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擔憂。對這樣一個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判以重刑,哪怕是發生在古代君主專制之下,也會受到有良知的史官的譴責,但在中共輿論的一統天下裡,大陸成千上萬家報刊和電台電視台,沒有一家發出一點獨立的聲音。

如果說,對劉曉波文章的內容、思想傾向和客觀效果至少還可以見仁見智的話,那麼他的文章發表在哪裡,究竟有哪些讀者是可以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標准的。中國大陸的報道列舉了6篇劉曉波在海外發表的文章,和一篇他作為主要起草人的《08憲章》。但是,既然這些文章發表在海外,讀者不是中國人民,哪怕劉曉波有心,他也無力去煽動那些從來沒有讀過他文章的人去推翻他們頭上的政權。至於《08憲章》,更是從來沒有見諸於大陸報端,只有在被嚴厲控制的網上才能零零碎碎看到幾條內容,但那又不是普通人一上網就能看到的,而是需要一點小技巧。因此,13億中國人中,聽說過《08憲章》的本來就不多,能看到完整版本者更是寥若晨星。既然如此,就算這個憲章每個字都是炸藥,又怎能起到爆破作用呢?

為什麼中共掌權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劉曉波作出這樣一個判決?海內外的議論雖然很多,但歸結起來,有兩點是很一致的,第一是怕,第二是不怕。怕是指中共政權面臨嚴峻的內部社會和經濟矛盾,其脆弱的程度已經到了對哪怕在大陸看不到的異議文字都膽戰心驚的地步,所以要重判劉曉波。不怕是說中共政權在經濟上自恃有所謂“綜合國力”墊底,在國際經濟不景氣中一枝獨秀,西方各國在自顧不暇之余眼睛都盯著北京的訂單,哪裡還敢說三道四。

但除了這一怕一不怕,劉曉波案和中共目前掌權者的身份也有相當的關系。五年前,2004年的10月,我們在這個節目中曾經談過一個問題,說的是“紅色貴族與平民精英--一個虛擬的對比”。當時隨著江澤民辭掉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和胡錦濤的接任,海內外人士對中共政局的走向有很多議論和預測,對中共的政治改革抱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在自由民主已經成為普世價值的二十一世紀,中共領導人在時代潮流的推動下應該是一代比一代更開明。尤其是有一種觀點認為胡錦濤和溫家寶代表了中共政權中的平民精英,和江澤民、李鵬等出身於“紅色貴族”的上一代領導人不同,因此他們更具有“親民”的傾向。

我們在那次討論中指出,這種觀點對中國民主化的進程有害無益。胡錦濤和溫家寶固然沒有紅色血統,但就和中共政權關系之親疏而言,他們是中共一手培養起來的大學生,一直是培養對像,從官僚機構的基層爬到最高一級,每一步都受到黨的特別關照和個別領導人的提攜。幾十年下來,他們本人早就成了共產黨的一部分,其平民背景也早就淹沒在宦海浮沉中了。實際上,正是由於對底層的疾苦有更多了解,他們對底層的不滿也就更為恐懼。

這個結論今天看來是完全站得的。胡溫雖然不是“紅色貴族”,但卻是這些貴族忠心耿耿的“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