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中國政治生態急劇惡化

0:00 / 0:00

中國的政治生態正在發生急劇變化,所有的變化都朝著一個方向:向現代中國現代歷史上最為封閉、最為殘暴的毛澤東時代的鎮壓性政治體制回歸。過去三十多年裡,迫於經濟發展的需要、社會大眾的抗爭和國際社會的壓力,中國執政黨曾經不得不向中國的知識分子、企業家和底層民眾實行"有限政治開放"的"讓步政策"。現在,那些有限開放的窗口也正在快速關閉,全社會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的感受與毛澤東去世之前最後幾年非常相似。

中國政治生態惡化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是"輿論一律"的再現。最近出現的"封殺任志強"的事件只不過是中國領導人控制輿論的一個最新步驟而已。這場由最高領導人發起的控制輿論的戰役始於二零一四年秋天的文藝工作座談會。在那次會議上,公開抬出為社會不齒的"五毛"低劣寫手周小平、花千芳等人。隨後加緊了對文學、藝術、電影、電視等大眾傳媒的全面控制,逼迫這些領域對所謂的"主旋律"亦步亦趨。 "最無恥春晚"則將這種控制推向了高潮。

與此同時,對持不同見解的意見領袖們則開始了嚴厲鎮壓。假借打擊謠言的名義,全面封殺不聽話的網絡"大V";對那些堅持報道實施真相和揭露黑暗的的記者、編輯以"莫須有"的罪名進行威嚇、處罰甚至抓捕,然後逼迫他們在官方媒體進行自我羞辱。直到最近,任志強僅僅因為發表了與最高領導人不一致的看法,便遭到官方媒體鋪天蓋地的"文革式"的批判和圍剿,政府還借機關閉了一大批受到讀者歡迎的意見領袖們的微博、微信賬號。

政治生態惡化的第二個特征是,執政黨對本來就基礎薄弱的中國法治進行全方位的踐踏。近一年多來,中國政府抓捕的為底層民眾合法維權的律師的行動規模和猖狂程度達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最高潮。過去對法治的踐踏還常常需要一塊遮羞布來掩飾,現在則變成了赤裸裸大行其道。不僅在國內,甚至將踐踏法治的惡行實施到了香港和泰國,公然到海外抓捕違反中國政府意志的非中國公民,並將他們偷渡到中國境內進行"修理"。

政治生態惡化的第三個特征是,執政黨已經開始了一輪新的"造神運動"。自從毛澤東在文革破產被迫走下神壇之後,鄧小平及其江澤民、胡錦濤等人在維護一黨專制的同時不得不放棄中世紀似的"神化"領導人的做法。但是,令人作嘔的對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吹捧最近又在中國媒體再現。官方利用各種方式對最高領導人甚至其配偶進行肉麻地吹捧,鼓吹軍隊和政府的官員對最高領導人個人效忠,這種做法為中國政治向黑暗的"中世紀化 "回歸拉開了危險的序幕。

政治生態的惡化是中國執政黨違反人性和對抗社會進步的結果。這種扼殺輿論、制造新神、踐踏法治的極為"任性"的政治操作行為為中國的未來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包括政治治理規則的不確定,領導人更換實踐的不確定,社會行為規則的不確定,經濟投資環境的不確定等等。事實上,最近發生在中國的股市崩盤、人民幣彙率下滑和大量外資離場等等,看起來是經濟現像,但是都根植於政治環境的惡化和人們對前途信心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