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范徐的荒誕和北京的真意

0:00 / 0:00

根據香港報紙《經濟日報》從北京發出的報道,正在北京的香港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再次發聲,力挺中央政府支持的下屆香港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范徐麗泰說,支持林鄭月娥擔任下屆特首,是因為林鄭可以團結香港各界。范徐作出這個結論的根據是,"從林鄭月娥得到的提名所見,有上屆唐英年陣營和梁振英陣營的選委,反映她可以團結香港各界"。

范徐在香港常常語出驚人但是罔顧邏輯,這一次也不例外。在她那裡,支持唐英年和梁振英的選委便已經囊括了"香港各界"。這雖然不符合香港的政治常識,但是確實可以反映范徐麗泰及其背後的中央政府在香港選舉問題上的政治邏輯,那就是:他們心中的"香港各界",只是親北京共產黨政府的"建制派"人士,至於別的派別和那些不支持共產黨政府的人,那都應該打入"另冊"了。

這絕不是本文作者的主觀臆斷,而的確是范徐麗泰們的心聲,她在盡力貶低另一位特首候選人曾俊華的時候再次沿用了這個邏輯。她說,"雖然曾俊華得到非建制派的提名,那只是因為想支持有競爭的選舉,不認為曾俊華可達致香港社會大團結"。眾所周知,支持曾的選委中既有"建制派"也有"泛民"陣營的人,但是因為泛民們是"另冊"中人,所以也就不被"香港社會"所包括了。

范徐是香港政壇的資深政客,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被港英當局由一名大學職員直接選拔為立法局議員,隨後又擔任行政局議員,在香港權力移交的前夜,她改換門庭,從港英陣營反水到親共陣營,辭去香港立法局議員的職務,加入中國政府成立的"香港特區籌委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當時那個"預委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反對彭定康提出的擴大民主選舉範圍的香港政改方案。

范徐在香港回歸的關鍵時刻投靠新主人的行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她迅速成為北京陣營的"大紅人"。在香港回歸後"另起爐灶"的立法會中,北京支持她擔任了連續三屆的立法會主席,隨後又被北京欽點為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雖然中國人大是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政治花瓶,但是作為香港唯一的人大常委,這個"花瓶"的擺設也真是體現了北京對她的欣賞。

多年來,范徐在政治上唯北京馬首是瞻,不惜拋卻尊嚴地在香港充當一個維護專制、反對民主的角色。昨天在北京的表現就是一例,針對泛民對林鄭月娥的批評,她直接不屑地指責那是因為"有人想與中央打對台,部分人更想撕裂香港",並因此而質疑"泛民實際是否不喜歡中央"。在這裡,完全沒有理性地分析和以事實為依據的辯論,如此論政實在不比潑婦罵街的水平高出多少。

范徐的另一個特長是用完全沒有邏輯的語言,直接而且霸道地詮釋她背後的主子反對民主選舉的主張,例如,在這次的特首選舉中,她放肆嘲笑"民望如流水",強詞奪理地解釋,"中央有關港人擁護的標准,不止考慮選舉前的民望,亦包括選舉後的民望",她的這番言論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按照這個邏輯,中央直接指定香港特首豈不更好,為何還要勞力費神地走一遍"選舉"的過場呢?

根據范徐麗泰的身份,相信她最近在北京的發言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政府對香港選舉的立場。這些發言也昭示眾人,雖然曾經擔任多年的立法局和立法會議員,范徐的民主素質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由此看來,無論是前港英當局、還是現在的中國政府,選擇范徐麗泰都只是尋找一個政治花瓶來裝飾而已,而不是為了在香港推行民主。相信香港的未來民主進程一定會淘汰政壇上的這些陳年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