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的主要新聞就是沒有什麼新聞熱點,習近平公開提倡"黨和政府的媒體應當姓黨"和隨後北京市展開的對任志強們的封殺和圍剿將中國政治的肅殺之氣推向又一個高點,代表和委員們對敏感問題唯恐避之不及。經濟乏善可陳,全國上下悲觀情緒彌漫。在李克強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後,習近平連鼓掌的尋常禮節都沒有,被海外媒體描述是"臉上毫無笑容",以至於人們普遍猜測這是習近平在公開表達對李克強及其經濟管理團隊的不滿。
中國經濟宏觀經濟管理混亂的主要責任究竟應該由誰來負?是作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還是作為經濟內閣的總理李克強?這個問題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但是有一個基本事實是路人皆知的: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宏觀經濟管理的確是錯誤不斷,這些錯誤對總體經濟和民生的涉及面之廣,令人無法回避。尤其是有四個明顯的錯誤是稍微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管理者都應該而且可以回避的。
第一個錯誤,是去年六月中國政府大張旗鼓的"政治救市"、"行政救市"的愚蠢行為,該行為不僅沒有止住中國股市的下滑,反而將人們對中國股市的信心打壓到了一個新的低點。中國股指在去年6月飆升到最高點,然後逆轉並迅速下挫30個百分點。中國政府直接出手干預:一方面大聲指責外國投資者陰謀搗毀中國股市,一方面直接禁止大股東出售持有的股票,並要求國有券商承諾買入。國有銀行還給政府的一家金融公司提供了上萬億的貸款用來救市。
中國政府甚至還劃出了一個區間,要求國有控股企業的高管在3500至3700點支撐股市。這種奇葩的做法不僅將近年來中國政府信誓旦旦的讓市場配置資源的承諾變成了一張廢紙,而且從微觀操作的層面上看也是愚蠢至極。最後結果不難預料:中國政府的"股指保衛戰"徹底失敗,中國股指至今已經下跌至2700至2800點左右,那些政府監管官員和國有控股企業的高官們利用政府的愚蠢政策繼續發財,而那些相信政府的小股民則全盤皆輸。
中國政府宏觀經濟管理的第二個大錯誤是去年八月大幅度貶值人民幣。不錯,當一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尤其是在外貿出口受阻的時候,貶值本幣是是通常采取的一種刺激手段,但是中國政府的貶值措施發生在錯誤的時點,采取了錯誤的方式。它發生在中國政府一再表示人民幣沒有貶值的基礎和中國金融由於去杠杆和股市狂瀉的時刻,此舉削減了政府貨幣政策制定者的信譽,使得市場參與者無所適從,從而加劇了金融恐慌以及資本的外撤和外逃。
第三個宏觀管理的大錯誤是在一個錯誤的時機、以一種錯誤的形式推出了股市熔斷機制。新年伊始,中國推出了據說是穩定股市的熔斷機制,結果是事與願違,四天之內兩次熔斷,市場"血流成河",小股民再遭劫難。最後不得不倉促放棄。影響面如此之廣的政策,實施起來猶如兒戲一般,不僅中國少有,世界也罕見。雖然證監會主席為此黯然下台,但是大家都明白,如此涉及全局的重大舉措,沒有"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是不可能推出的。
第四個宏觀管理的大錯誤是,為了提振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經濟,竟然飢不擇食,不顧調整經濟結構的承諾,再次允許甚至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過度的金融杠杆,快速推高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以至於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價在一個月之內上漲數十個百分點。中國再次面臨金融的系統性風險,經濟再次退回到畸形依賴房地產的錯誤軌道。這中間雖然有地方政府想利用土地財政來逃避危機的動機,但是中央政府的失察和無能有目共睹。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