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胡錦濤訪美--中國民眾“無權”知道的“細節” (視頻)

今天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正式訪問美國的最後一天。這次訪問就像一場事先排演好了的華麗演出。主客雙方都竭盡全力不出“意外”。中國的官方媒體對這次訪問向中國受眾進行了精心編排的報道,報道的主旋律當然是胡錦濤所受到的盛情接待和中國的強國地位受到了舉世矚目,連奧巴馬夫婦“卑謙”地走出門外迎接中國客人、白宮為歡迎儀式進行“小心翼翼”地彩排等細節都是官方媒體津津樂道的題材。

0:00 / 0:00
china_newspaper_hu305.jpg
中國報紙對胡錦濤訪美的報導。(法新社2010年1月20日圖片)

顯然,中方政府想要表現的是一種由於得到美國這個世界強國的認可而產生的“自豪感”;而在我讀來,中國官員和媒體那無法掩飾的不自信甚至“自卑感”在這些報道中則是無處不在。中國官員和媒體在美國的表現就像一個渴望自己的成績得到大人們認可的剛剛成年的孩子。這與它們在國內對民眾表現出來的野蠻和專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尤其有趣的是,在中國官方看來,胡錦濤在訪問期間有些“細節”是不應該讓中國的普通民眾知道的。在胡錦濤訪問期間,我注意追蹤了中國主要官方媒體的網站和中央電視台對訪問過程的報道。發現了一些被有意“省略”掉的訪問“細節”。其實,這些“細節”比奧巴馬夫婦在歡迎胡錦濤時站在哪裡要重要得多。不難看出,它們在中國官方媒體中的被屏蔽這個事實本身也集中表現了中美關系中一些重要的“不方便”之處。

最為重要的一個被中國官方媒體省略的“細節”是奧巴馬和胡錦濤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聯合記者招待會向來都是報道領導人訪問活動的“重中之中”。因為這是領導人和媒體與公眾的直接對話,為媒體和大眾提供了一個直觀地了解和分析領導人的機會。不少領導人也借此機會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展現自己的親和力。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對這次奧-胡聯合記者招待會只是一筆帶過,而官方的人民網甚至只有四張圖片報道,完全沒有問答的細節。至於那個仇視普世價值的環球網,則連記者招待會的字眼都回避了。

只要了解記者招待會上的提問,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政府人為中國人民“無權”知道這些“細節”了。會上總共有四個記者提問:美方得到提問權的是美聯社和彭博社;中方是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中方媒體的提問毫無懸念,因為誰都知道它們的提問一定是政府批准的。而兩家美國通訊社的提問卻作實令在場的兩位國家元首難以應對。

美聯社記者向奧巴馬提出的問題是:你怎麼可以與一個壓制新聞自由的國家聯盟?他向胡錦濤提出的問題是:你如何解釋中國的人權記錄?彭博社向胡錦濤提出的問題是:你如何看待國會參、眾兩院的議長都拒絕出席白宮歡迎你的國宴?他問奧巴馬的問題是:你既然已經承認人民幣被低估,那麼你如何看待這對美國就業的影響?

我相信假如這兩個記者是中國人,不等記者招待會結束就會被身邊的秘密警察帶走,然後“被失蹤”一段不短的時間;而他們所屬的兩家通訊社的領導至少會立馬被撤職,甚至連通訊社也會被查封。好在他們是在一個自由的國度,雖然他們的總統對他們的提問感到棘手,但是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回答。而站在一旁的胡錦濤雖然對這兩個記者恨得咬牙切齒,但是畢竟不是在自己治下的那個政府官員可以為所欲為的國家,所以也奈他們無何。當然,不讓中國民眾知道這些細節,則是他所完全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