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習近平難學李光耀

0:00 / 0:00

一代政治強人李光耀去世,結束了華人世界的一個政治神話。他領導的新加坡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他的影響卻是全球性的。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這個人,他的確創造了奇跡:僅僅用五十年的時間,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從一個資源缺乏的小漁港發展成了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現代都市。有人不贊成他的價值觀,但是沒有人不承認他的領導能力。

對中國領導人而言,李光耀顯然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神話。作為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領導人,上個世紀末年的鄧小平,對李光耀這個小國領袖不無推崇,毫不掩飾地欣賞李光耀治理新加坡的鐵腕和全球戰略的獨具眼光。天安門事件之後的歷任中國領導人,更是希望將李光耀治理新加坡的做法搬到中國,盡力仿造新加坡,試圖將中國打造成一個威權政府治理下的現代社會。

如果我們看看習近平的治國理念,看看他在推行經濟現代化的同時對不同政治意見領袖的打壓,看看他對崇尚權威的亞洲價值觀的推崇和對西方民主制度的批評,李光耀曾經的做法似乎如影隨形。人們說,習近平在治國理政上亦步亦趨地模仿這兩個人:一個是俄國總統普金,另一個就是李光耀。這兩個人在本國都具有無上的權力,同時,也似乎擁有不錯的民意基礎。

暫且不論普京,習近平模仿李光耀來治理中國的努力,則是注定難以成功的。李光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是一個堅定的反對共產主義教條的政客。而習近平在骨子裡,還是一個極端左傾思想熏陶出來的毛澤東主義者。在基本的世界觀上,他們完全處在不同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光譜。這種不同的世界觀,也勢必表現在他們的國際和國內政策上。

堅定反共的立場,使得李光耀對待曾經在二十世紀禍害全球的以蘇聯和中國為軸心的斯大林似的社會主義陣營極端警惕,並且始終站在反共的世界自由主義陣營一邊。他堅決支持美國在亞洲的存在,甚至堅定地支持美國對越南和東南亞的軍事干預,他至死都是美國國際戰略的堅定盟友。這一聯美反俄反共的立場,為新加坡的發展贏得了黃金期。

習近平卻時常為蘇聯邪惡帝國的瓦解表現出萬般的惋惜。現在,由前蘇聯蛻變而成的俄國,奉行的是一套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的方略,俄國領導人本著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謹慎地避免與中國在意識形態上有任何瓜葛,竭力避免與中國結盟,而又時時利用中國。習近平卻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與俄國結盟,在國際上對俄亦步亦趨。他的國際政策很難為中國的國家利益帶來益處。

在國內政策上,李光耀並不排斥民主憲政的理念。他深深知道,用亞洲價值觀做包裝的威權主義的政治手法,只不過是一種特殊時期、特殊環境下的產物,並不能夠長期持續。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試圖用精英主義來治理國家;他雖然壓縮反對派的政治空間,但是並沒有摒棄民主選舉的根本政治制度。他的這些做法,為新加坡進一步的和平民主轉型留下了空間。

而習近平則以為共產黨的一黨專制可以永久持續,他甚至宣稱已經找到了一條與民主憲政抗衡的政治制度。正是基於這種十分不切實際的政治理念,他上台之後,更加賣力地打壓政治反對派,並想方設法杜絕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向現代文明制度和平演進的可能性。顯然,他的政策將為中國的未來留下動蕩。從這個意義上講,與李光耀的遠見相比,習近平實在相差甚遠。(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