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新聞檢查官和習近平

0:00 / 0:00


前天, 中國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了自三月份以來發起的專項治理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活動的情況。借此機會,這個中國最高的新聞檢查機構提出了進一步箝制新聞的一系列新規定。在眾多的嚴格管制新聞報道的要求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條是:"禁止記者站跨行業、跨領域采訪報道,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本單位同意私自開展批評報道。"

此通報一經公布,中外輿論嘩然。雖然誰都知道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但是如此赤裸裸地限制記者采訪權力,甚至明目張膽地發明一個所謂"私自開展批評報道"的新概念,這的確愚蠢得令人始料不及,真可謂開創了現代新聞管制的又一個"新紀元"。如果說,中國的新聞官過去對輿論的控制一直還只是在幕後進行,現在,他們連最後一塊遮羞布也要迫不及待地扯去了。

談到對待批評的態度,不禁想起習近平上台後不久的一個講話。去年二月,習近平曾經對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的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發表過一個歡迎批評的講話。習近平說,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他還鼓勵批評者要敢於講真話、敢於講逆耳之言,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顯然,習近平去年的那個講話和他治下的廣電總局前天發出的通告是互相矛盾的。習近平要求批評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要求被批評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在他的新聞檢察官哪裡,"知無不言"則極有可能被歸於"私自批評"一類;批評者只能在"被批准的前提下"進行"內容被批准的批評"。這樣做不僅侵犯了批評者的政治權利,甚至也違反他們自己制定的憲法。

一個是中國執政黨的最高領導人,一個是中國管理新聞出版的最高行政機構,中國的媒體人究竟應該聽誰的呢?中國有句老話:"縣官不如現管"。我看一定是新聞檢查官的規定更有效力。因為如果違反了它的規定,新聞從業人員將會遭受吊銷從業執照的懲罰,失去飯碗,而新聞單位則有可能因此而關門。至於習近平所謂歡迎批評的講話,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很難當真。

我真的不希望冤枉習近平,希望他是一個說真話、並且說話算數的政治家。但是習近平只有一個機會才能證明他講的是真心話、是算數的話,那就是,他必須出面糾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昨天發出的通告,要求這個臭名昭著的新聞管制機構收回關於不准"私自批評報道"的成命,允許人們公開地批評各級官員,真正做到知無不言。

如果習近平願意這樣做的話,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大家認為習近平是鄧小平去世以後實際權力最集中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似乎也不掩飾他對權力的愛好。以諾大的權力,糾正新聞檢察官的一個不得人心的規定,應該不難。假如習近平不這樣做,那只能說明他的歡迎批評是假,管制輿論是真。不僅如此,也說明他只不過是中國現代政壇上的又一個出爾反爾、心口不一的政客而已。(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