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評論】最喜愛毒害同胞 傷害中國人感情

0:00 / 0:00

廈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周運中,早前在微博批判中國人「說假話、造假帳、訂假合同」,指沒公德心因此「中國人不配做人」,指儒家「只有農業宗族狹隘思想」、「缺乏契約精神」,「中國人最喜愛毒害同胞」;而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的動亂根源,稱不上是思想等;因此被廈門大學指其言論「歪曲歷史事實,損害黨和國家形象,傷害國人感情,逾越師德師風底線,在社會造成極壞影響,與大學教師身份嚴重不符而被解僱。

誠然對今日的中共國來說,說這些會被迫害被解僱是意料中事,一如近日有人在三亞在手機上用微信寫下一句「習豬頭」,就判行政拘留十日,罰款五百元一樣,中國如今利用科技監控言論自由的程度,可謂有史以來最嚴重;然而重點在於周運中所說的真相,正是今日中國最核心的問題,也是自所謂「開放改革」,令「部份中國人先富起來」之後,中國人再也不願面對的問題,結果當然是永遠都無法解決,而無論天災與人禍,都不斷發生。

中國很多人面對這些指控的第一個反應,即會魯迅《外國也有》中的臭蟲論──「凡中國所有的,外國也都有。外國人說中國多臭蟲,但西洋也有臭蟲」; 第二個反應,即為把中國現有的問題,歸納於經濟條件,即這只是經濟財富不均的過渡現象,例如說「當年日本也是如此呀」、「當年美國也是如此」,彷彿「發財」就必然會「立品」,卻完全看不見別國在財富增長的同時,如何在制度上改革與進步。

第三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政策邏輯的問題,在「儒家」人性本善的幻想當中,一切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人性不夠完美所引致,只要透過人民內在修養的提升,制度就不是問題了;然而西方政制的最基本假設,就是人性本惡是無可救藥,制度就是要監督監察人性以防止其腐化,施政要方便要鼓勵誠實,而不是鼓勵「說假話、造假帳、訂假合同」,這種從根本去根治的思維方式,與所謂「法家」或者嚴刑峻法去罰「造假」是兩回事,但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卻以為兩者是同一件事,結果不是空談儒家,就變成了「外儒內法」,而這個「法」卻是惡法,而不是西方的「法治」,而對「差不多先生」來說,永遠都搞不清楚兩者的差異。

至於「缺乏契約精神」,這種思維上的差異,基本上是自小就養成;由父母欺騙小朋友的承諾,到政府欺騙人民的承諾無處不在,凡誠實的就變成了傻瓜,凡欺騙的就變成了巨富,那麼大有大騙,小有小騙,騙外國人毒害外國人,會被發現要賠償損失,騙中國人毒害中國人,要不「沉默的大多數」慣了息事寧人,要不靠權貴打壓不許追究,一如毒奶粉與假疫苗;這些問題既是制度造成,也是文化必須處理與面對的問題;即使華人移民海外的民主國家,這些陋習往往要去到兩三代後才能完全清除,足見文化問題不是制度一改就會自動改變;周運中對中國人的批評,其實正擊中了要害,可惜近年不但是中共的極權打壓,連海內外的華人也因為口袋多了錢,就以為錢多代表正義與正確,反過來指控批判者是「歧視」是「反華」,正是這種思維上的差異,造成今日中國的困局。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