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28新界東立法會議席補選,原屬公民黨的湯家驊「辭職明志」,為了一個只有四個月任期的補選,民主派當初協調出同屬公民黨的楊岳橋參加補選,而屬「激進」陣營的議員亦表示不會派人參選,表示根據「政治倫理」,該議席應給回公民黨;當時隨著年初一晚的旺角衝突,當晚主角之一的參選者梁天琦,卻因警察魯莽開槍以至暴力鎮壓得到很多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同情,更隨著民主、公民兩黨第二日的譴責暴力聲明,令事情變得急轉直下,很多原本對革命路線有質疑的選民,特別是本土派的支持者,都決定改投梁一票。
其實激進民主派拒絕與「泛民主派」協調,近十年已多次發生;然而由協調破局,在單議席單票制的立法會補選,出現互相搶票,卻實屬首次;自梁振英上台以來,政治環境急促惡化,由於梁振英和民主派全面開戰,因此以往民主派在議會的工作,變得只成為單純的表態;傳統泛民最大的錯失,就是沒有因應時勢,調節自己的政策與想法,而這些政治債,遂成為了今次的「分裂」因由。
傳統泛民忽視本土的民生議題,由限奶令、大陸遊客問題例如走私,由反洗腦教育、普教中、以至大陸學生泛濫問題,很多時都沒有為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極力爭取,甚至反過來挑剔以至幫倒忙;連由同路人提出的一個簡單如「港人優先」議案,也諸多藉口與批判,部份議案投支持(如毛孟靜修訂案),但原議案(范國威案)則棄權或反對;在單程證配額問題,以至本土派於台灣的自由時報,刊登「源頭減人」的抗赤廣告,竟反過來受到大多數的泛民聯署譴責;在一些反走私的示威之中,或有部份過激的舉動,如令一些旁觀的小童哭泣云云,民主派不是對自己的支持者循循善誘,或叫大家吸收教訓,卻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譴責自己的選民;而這些事情,終於在今次補選,遇著旺角的衝突而爆發了──原先本土派支持者,未必支持激進勇武路線──特別很多停留在口頭勇武的時候;可是當出現了勇武派「知行合一」,加上對泛民以往種種的厭惡,於是明知理性上應該集中投一個人,卻選擇了反叛感性的一票──我喜歡自己的選擇,而不喜歡你們不斷的「說教」甚至「恐嚇」。
然而另一方面,本土民主前線以及支持其出選的團體,其實最重視的不是「本土」,而是「勇武」;本土當然可以勇武,甚至應該鼓勵香港人勇於挑戰現政權,突破梁振英政府今日漠視一切「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做法;然而革命派走議會路線,只是把激進民主派自10年前社民連的老路,再走一次,除了手段「更激」之外,實在難以有新意的突破,特別是議事規則隨時比以往收得更緊的情況之下。
當年創辦社民連「長毛」梁國雄,出走了的陳偉業,以至改以本土路線招徠的黃毓民,雖然把一些肢體上的衝突帶入議會,卻骨子裏仍然是走議會路線,而不是時下年輕人熱烈討論的革命以至「港獨」路線;當泛民主派部份「地盤」被這些「勇武本土派」拿下時,他們必然要再次面對困擾這些激進派的老問題──分裂再分裂,以至持續十年不斷的內鬥;而隨著今次補選結束,短暫的團結將會因而崩解,幾個激進團體之間的路線之爭,將再次成為爭論以及爭權的場合;香港民主派必須面對目前的困局,盡快放下歧見解決爭議,以準備應付中共在經濟衰退下最後的瘋狂。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候選人包括劉志成、黃成智 、周浩鼎、梁思豪、方國珊、梁天琦及楊岳橋。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