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評論】香港立法會補選民主派九龍西之敗

0:00 / 0:00

中共人大釋法,以事後的法律以時光機式的追溯,「回到過去」以其宣誓時的誓詞不符基本法為理由,取消六名立法會議員的資格,其中四個議席,即香港島、九龍西、新界東的直選議席,以及功能組別建築測量界的議席,於3月11日先進行補選;原本建築測量界的姚松炎,其原本當選是因為親政府陣營分裂,因在補選中自覺勝算無望,改為想以直選界別重回立法會。

由於補選是因為原本議員的議席被取消,民主派各大黨都相對克制讓路,想讓原本失去議席的代表的回到立法會;當中兩位因為「港獨言論」被取消資格的青年新政議員,在評估過幾乎必再被政府禁止參選,而沒有派代表參加;而各黨派認為根據「政治倫理」,要讓港島失去議席的香港眾志,改派周庭出選香港島;因此原本以專業教授背景的姚松炎,就改為空降原本青年新政出缺的九龍西;當然亦想像不到,最終中共連周庭也不能容,禁止其參選而要改派前民主黨的區諾軒。

選前因部份自稱屬本土派的前議員如黃毓民,曾號召一票不投民主派走本土路線的范國威,而其前盟友如「國師」陳雲,則指泛民是「Greater Evil」,其支持者則呼籲,把選票投給親共陣營,以作為「焦土」;而早已被上述人士割蓆,以至列為敵人的本土派政黨如本民前、青年新政、民族黨等,則保持沉默。因此在選戰後期,民主派選民多擔心因為本土派與焦土派杯葛,而在選舉中落敗,而三方因此激辯。

最終選舉結果顯示的,是港島區與新界東的民主派,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守得住民主派的票之餘,亦得到部份本土派選民的支持,而得以重奪議席;建築測量界的「小圈子」功能組別議席,代替姚參選的司馬文,一如選前預測以高票落敗;然而在九龍西,一直被看高一線,認為其議政能力足以說服選民投票的姚松炎,卻連民主派的基本盤都保不住,輸了2419票給親共陣營。從選舉票站結果的數據顯示,在本土派的票倉,如青年新政的黃埔兩選區,或本民前的大埔富亨選區,民主派的得票都已經得到部份本土派的支持,而沒有出現大規模失票的情況;港島區的區諾軒,更在部份所謂「老移民」的區域,如很多福建人聚居的北角堡壘、錦屏、鰂魚涌等選區,竟然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贏到該區的多數選票;因此從港島與新東的票源顯示,親共票沒有明顯進帳,而民主票也沒有明顯損失,其相對弱勢,是因為低投票率下,鐵票不如親共陣營所引致。

反之姚松炎卻在九龍西的公屋區域大失血,不但在中共全力收買的新移民區域,或本土派稱為「殖民」的「新移民邨」,即曾發生鉛水人禍的啟晴邨,卻仍全力支持政府的的啟德兩選區大比數落敗,單是兩區所輸的票已達1700票;更連一貫民主陣營控制的公屋選區,都只能以極低票勝出;明明在一年前屬於民主陣營的票倉,如今票源卻有如蒸發一樣。這種選票蒸發的現象十分明顯,就是集中在九龍西的公屋基層選區,而且親政府票源也沒有大比數的增加,說明了問題正出在姚松炎的選舉工程本身,令民主派選民沒有投票。

姚松炎的錯誤,包括由最初的選擇錯誤的選區,以錯誤的形象包裝,以錯誤的人選去做宣傳,最終更以錯誤的動員拉票方式,以及在初選期過份攻擊民協的馮檢基,甚至在選後擔心再被DQ,以耳語抹黑的形式,迫退馮檢基作「補替人選」,最終或令民協的選民反感,令香港民主派錯失了這最關鍵的直選議席,實在是令人極度遺憾的事情。

誠然選舉之中,已經有愈來愈常見的大量買票舞弊,以至大量來自大陸的非法勞工,以20︰1的助選團去幫親共政黨助選,以至種票以及殖民;香港民主派在此絕對的劣勢之下,已經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一個錯誤就足以輸掉選舉,因此民主派必須坦承自己的錯誤,真正檢討如何不再重犯,才是當下唯一可作的正面事情。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