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評論】隔離營食物中毒 反映特區管治水準

0:00 / 0:00

香港特區政府的防疫錯誤,又再增一項不光彩的紀錄──搞防疫的隔離,居然可以連最基本的饍食服務,都可以無力提供,其低質食物的相片,不斷在社交媒體傳閱,不但賣相奇差味道難吃,甚至連最低限度的衛生都做不到,令慘被隔離的市民,還要因此肚瀉而食物中毒,這個「抗疫」抗了一年零五個月的政府,再一次向市民顯示,連基本民生都做不好,只會凡事政治化,然後自吹自擂。

事實是香港的疫情未有嚴重惡化,其功勞正在於市民的自發行為,而和政府無關;記得上年1月31日,當特首林鄭月娥仍然反對「全面封關」,聲稱封關違反世衛建議,且可能助長「歧視」云云;年多之後看看香港抗疫的「成功」是甚麼?正是香港一再違反政府的說法,以至世衛的建議,就是封關與市民自動自覺,即使被千夫所指都要堅持戴口罩。

由上年底政府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載客,到近月禁止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與尼泊爾的航班來港,這些「封關」措施,為何林鄭月娥打倒昨日的我,不再質疑封關是「歧視」呢?一年前的林鄭月娥說:「不建議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為何如今改變主意?難道是因為「外國」就可以封,「祖國」就不能封嗎?那麼究竟是誰「政治化」呢?

一定要「政治正確」叫2019冠狀病毒病,就不怕「新冠」歧視日本,以把「武漢肺炎」說是歧視;然後又不怕「英國、法國、南非、印度變種病毒」會歧視這些外國,偏偏只是「武漢」才會歧視,除了搞文字獄,政府在抗疫上有甚麼功勞?是因為醫護罷工而終於被迫接納封關要求嗎?受惠於一年前政府所反對的「封關」建議,然後就當作自己的政績據為己有嗎?

由上年6月底放寬海員免檢疫來港,引致7月的第3波疫情大爆發;到不斷鬧市民拒絕合作,在9月的所謂「全民檢測」完全沒有用,結果不到兩個月,就立即引爆香港的第4疫情;除了在限聚人數上加加減減,政府做了些甚麼?今年以來唯一會做的,就是被市民咒罵的「封區」,以及不斷叫人打疫苗而已。

明知封區強檢隔離營會引來爭議,卻連隔離營的質素都無法保證,連一日三餐都可以差劣到令市民食物中毒,那麼政府做了些甚麼?試想一下,如果高官自己去住一下隔離營,體現一下這種隔離生活的安排,究竟高官可以忍受多少日?之所以可以如此差劣,正因為消滅了反對派,令一切都失去了監督的職能;有下台壓力的政府,其政策又會怎會如此離地?

當然食物差劣與令人食物中毒,最少政府都仍會更換承辦商;可是不斷在檢測出錯,一再把帶有變種病毒的入境者放入社區,政府不但沒有追究其責任,甚至還聲稱怕影響香港「整體檢測能力」,而拒絕撤換,連把這承辦商撤離機場、隔離酒店的「第一防線」都不肯,引來後續如此嚴重的連鎖反應,責任當然在於政府護短,「死攬」檢測中心的行為了。

議會已經消滅異見,傳媒也人人自危不敢監督,結果政府再一次向大家示範,就是沒有民主,自然就沒有民生。連最重要的防疫,都可以一錯再錯,還想抵賴誰呢?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