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面臨討論香港的政制改革問題,數月來處於被打亂的被動位置;由於學民思潮一班年輕人不依章法出牌,以「全民提名」打亂了中共在民主派佈下的暗樁,令泛民主派不敢輕言在政改問題上退卻,中共發現最有效擾亂民主派的方式,就是透過內鬼製造分裂,令民主派自亂陣腳,讓中共從中取利。
要分裂民主派,首先為假意接納任何民主派其他較保守的方案,製造一個假象,令泛民中人以為有機會達成協議,引誘個別民主派和中共先行談判,因此湯家驊的「排序複選制」就變成了中共統戰的對象;接納「排序複選制」對中共來說,實在有百利而無一害。首先此制度排除了比較極端的候選人,此外對於此制度背後的提名權,才仍是中國共產黨最關心之處;只要最終不讓民主派入閘,或只讓一些魅力能力也不足的民主派入閘,讓他們陪跑,那麼即使進行普選,勝出這也只會是北京意屬的人士,中共沒有理由要害怕。
另一方面,即使談判不成,虛晃一槍的好處,就是迫使民主派從「全民提名」叫價退卻,最少解了眼前之圍,製造大量混亂的訊息,阻止民主派的支持者集結在此號召之下,一定不會吃虧。
更值得留意的,學民思潮的「全民提名」,總共有三個泛民政黨拒絕,包括民主黨、民協,以及最初表態同意,卻突然急急反對的的工黨;其拒絕理由,竟是這個沒有約束力的約章,工黨無法同意其字眼上的定義;第一,約章只是大原則而不是法律條文,工黨大可以再簽時加上自己的保留權利字眼;第二,不同意約章條文,大可以即時發起另一個,可是談了三個月,工黨甚麼也沒有做,卻反過來去針對民主同道搞聯署去抹黑,最終更促成分裂泛民的大內鬥。
十一月一日工黨發起促成下,廿二位民主派議員簽了一個爭取單程證審批權的聯署,最終竟變成針對民主同道之前在香港、台灣兩地的「反赤化」廣告,以及在立法會提出的「港人優先」議案,抹黑攻擊「香港本土」的兩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與范國威是「排外」及「歧視」。「民主派」不務「民主正業」,不急急解決普選方案的問題,卻反在自己陣營製造分裂,這種做法比對起一兩個月之前,拒絕簽署的幾個政黨,不約而同在傳媒而前散播消息,說「學民約章分裂泛民」、「學民想做武林盟主」、「小朋友不懂事」等等;如今拒簽全民提名的工黨,竟一反之前溫吞吞的姿態,緊急搶做「武林盟主」去搞「反歧視」聯署,更違反他們一再批評的學民思潮拒絕修改字眼的做法,這種雙重標準,已清楚說明這些政黨的真心真意是甚麼,也解釋了這些「民主派」的議程上,何者為輕,何者為重。
從上述的事例看來,面臨中共的分化,香港的民主派根本毫無抵抗之力,除非出現有如「佔領中環」的重大變數,否則中共統戰之下,某些泛民政黨步2010年民主黨衝入中聯辦秘密談判的一幕的後塵,即將重演。(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