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出爾反爾,臨時取消了早已安排好的郭文貴第一次面對西方主流媒體的公開對話,在華語世界引起了極大關注。對於這一重大事件,不少海外華人做出評論,比較一致的看法就是,哈德遜研究所是迫於中國當局的巨大壓力,被迫取消了這次重要活動。不過,對於哈德遜研究所為什麼會做出這一相當有失顏面的決定,我的感覺是,海外華人的道德批評較多,而缺少比較深入的分析。
對中國政治有一定了解的人早已認識到,郭文貴事件意義重大。但是,不難觀察到的是,自郭文貴開始爆料以來,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一重大事件一直保持比較低調的態度。這究竟是為什麼?是他們不認識這個事件的重要性和嚴重性,還是有什麼別的考慮。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看法就是,西方精英很多都被“藍、金、黃”了,也就是被中共在海外的滲透力量所影響,出於各自的利益,不敢得罪實力強大的中共當局。
西方的商界、政界乃至文化精英被中國的“錢彈”擊倒,自覺不自覺地選擇不得罪中國當局,乃至姑息中國當局的態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西方精英中也有不少人早已認識到中國挑戰的嚴重性,而且,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方針,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真正值得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為什麼這一派勢力不能佔上風,以至於會發生哈德遜研究所臨陣退卻這樣的事件。我的看法是,僅僅從利益和道德的角度來分析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
有重要價值的分析視角之一,就是理解中國對西方文明挑戰的特殊性。何頻提出“中國病毒”論,就是從這個視角出發產生的感悟。病毒與細菌的致病機理不同,就在於它不僅能侵入人體器官的內部,而且能侵入到細胞內,從而可能帶來更難以對付的健康威脅。與這種觀察相一致的,就是有人看到了中國崛起導致了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相互依存形態,這種依存形態源頭之一,就在於中國深度加入到資本主義的全球分工體系,以至於西方的最新技術創新要轉化成有盈利能力的商品,離不開中國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與西方的資本炒家形成了一種相互輸送利益的默契,這不僅導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更讓中國與西方的資本大鱷借這一危機大發橫財,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貧富分化、社會分裂的危機。
面對這種全新的挑戰,美國精英階層中的有識之士一方面深感憂慮,同時又一籌莫展。因為他們看到美國不可能用傳統的軍事辦法來應對中國的挑戰,更何況美國還要應對內部的危機以及包括朝核危機、中東危機等一系列危及全球秩序的國際危機。
美國今日的困境導致了美國精英對中國挑戰的一種心態,那就是希望中國的內部危機不要給他們帶來新的、非要面對不可的麻煩。我以為正是這種心態,令美國主流精英對郭文貴的爆料一直採取了低調的,甚至是寧信其為假,而不願信其為真的態度。他們明白,如果郭文貴說的基本是真的,美國將不得不做出非常困難的選擇。當然,美國主流精英對郭文貴爆料的低調,還有一個很直接的原因,那就是他們認識到郭文貴事件與中共高層圍繞19大的權力鬥爭直接相關,而在這場生死之鬥的結果揭曉之前,美國是不便卷入其中的。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