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想到,2016年中國飛來的第一只黑天鵝,竟然會是股市再度因當局失誤而暴跌不止。
去年的股災,令中產階級對當局信心大減,當局非常明白,股市調控若再出大差錯,會帶來更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但當局怕什麼,偏偏就來什麼。新年頭四個交易日,中國股市連連大跌,累計已跌破10%。本來為阻止股市暴跌設計的所謂"熔斷機制",反而妨礙了國家隊救市,成為股市暴跌最重要的人為因素。中國股市的暴跌立即成為引領全球股市動蕩的頭號因素,上周,美股跌破6%。
可以說,股市熔斷機制的失敗,已經觸發了本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最嚴重的信心危機。這個判斷是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市場,也可以說是中國內部和外部的投資者,不僅對中國經濟不看好,更不看好當局管理經濟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們普遍認為,即使中國經濟還有克服眼前困難的潛力和機會,當局也沒有能力抓住機會,調動中國經濟的潛力。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當局會采取傷害國民的措施和政策來自救。目前批評當局無能,特別是對當局不用人才用奴才、用蠢材的指責越來越公開化。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對樓繼偉主張退休職工醫保繳費的批評,言辭之強烈,聲勢之大,是多年來都不曾看到的。另一個例子,就是關於黃奇帆調進北京的傳言,盛而不止。
第二,此次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和中國當局管理經濟的能力信心動搖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後果之嚴重,也是過去多年不能比的。
在政治方面,一個完全可能的嚴重後果,就是令當局的最高經濟決策團隊陷入混亂、失去章法,從而加速政治危機的發展。現在,究竟誰在負責全面協調經濟政策?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楚。人們之所以傳黃奇帆要進京,敢公開挑戰樓繼偉,就與這個問題有直接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既不可能自己出頭,又不能讓李克強當替罪羊提前離任,推出未來總理的人選來主持大局,整個經濟決策很容易出現議而不決,互推責任的危險狀態。
在經濟方面,人民幣的貶值趨勢已經不可逆轉,這個過程是否會失控,特別是,會不會帶來災難性的資本外逃,已經成為非常現實的挑戰。更加不利的是,中國的外部經濟環境也在惡化。此次中國股市大跌,竟然導致美國股市大跌,讓很多人十分意外。一種分析認為,美國和世界經濟正面臨另外一次緊縮周期或金融危機,如果是這樣,對中國經濟不是好消息,但即便是美國經濟看好,也會成為刺激資本外逃的因素。
那麼,這次由股市開門"黑"引爆的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危機會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在2016年崩潰?我的看法是,這個早早到來的信心危機,雖然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當也有可能幫習近平一個大忙。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習近平去年底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和今年的增長目標是完全脫離實際的,是建立在虛假的自信以及自欺欺人的"供給端經濟學"的基礎上的。2015年早來的信心危機,有可能迫使當局喝下一副清醒劑,迫使他們早早修改今年的增長目標和措施,使之更切合實際。
在國際方面,這個對中國經濟早到的信心危機有可能對美國聯儲的加息節奏發生影響,也就是會更謹慎,從而在客觀上拉中國經濟一把。可以想像,如果中國這次熔斷機制帶來股市暴跌是發生在美聯儲下次加息之後,情況就會更糟。這次中國經濟的信心危機帶來的各種效應,將會檢驗到底美國和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依賴到了什麼程度,如果美聯儲發現,美國經濟可以承受人民幣大幅貶值,那對今後幾年的中國經濟可不是什麼好事。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