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習近平水平低 體制化獨裁遇難題
2018.02.27
儘管很多人都知道習近平想長期獨裁,但是,當取消任期限制的修憲方案公佈後,依然在海內外華人輿論中激起軒然大波。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習近平想以這種方式來把自己的獨裁體制化,不僅不能穩定社會預期,反而給中國的未來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意味著中國發生政治和社會動蕩的巨大風險。
那為什麼習近平要做這樣的選擇?或者說,習為什麼能做這樣的選擇,而中共高層卻不能阻止他做這樣的選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習近平要把獨裁體制化,有沒有更高明的選擇?
對這些問題思考得出的結果之一,就是在寡頭分贓政治難以為繼的危機下,中共堅持黨魁兩屆任期出現了無法克服的難題。一方面,人人屁股有屎,誰都不能接受別人提出的接班人選,否則就面臨將來被選擇性打虎的危險,更重要的理由可能是,中共歷史上接班人的宿命,令無人敢上這個位置,習近平既拿不出自己的接班人,更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推出的接班人。在無法產生接班人的情況下,習又不可能接受由黨內選舉接班人的安排,其結果就只能是自己幹到底。
現在不知道的就是,習的這個選擇,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江、胡、曾等大佬的認可,但可以想像的是,他們也別無選擇,只能敷衍習近平,換取時間安排子女和親信的後路。但是,習近平終生獨裁的選擇,是對鄧小平遺產的顛覆,更重要的是,這一選擇帶來了憲法危機,因為這是政治制度的一個重大退步,給朝野反對勢力提供了最好的動員理由。
由此提出的問題就是,習近平為什麼不幹脆一步到位,直接修憲搞全民普選國家主席或總統?我的理解是,這個選擇顛覆了黨在國家的絕對領導地位的合法性基礎,帶來更多複雜問題。更何況,直選國家元首不能保證終生連任,因為一次當選就終生連任,等於是選皇帝,於理不通。一個更現實的約束,就是時間不夠。直接向直選國家元首過渡,需要準備,而習近平已經決定利用此次政府換屆,就把終生獨裁的體制化預期穩定下來。
但習近平以這種最省事的方式建立體制化獨裁,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從現在看來,首先是這個選擇太突然,雖然對農民來說可能無所謂,但對中產和知識階層的心理衝擊巨大。與普京不同,甚至與拿破侖三世也不同,習近平話語和文字表達能力、知識水平都相當欠缺,對知識人缺乏魅力,他的毛式做派和話語,不僅令富貴階層,也令中產階級害怕,他的長期獨裁會給自己和子女帶來很大風險。
那麼,習近平獨裁的體制化有沒有勝算呢?我的想法是,短期而言,佔人口多數的農民會接受他長期獨裁,但習近平五年執政,未能為落實農民的基本權利奠定穩定預期,這與普京的俄國完全不同。因此,一旦農民工大量失業,就會嚴重加大社會動蕩的風險。現代技術可以幫助習近平壓制大規模民變,但長時間的高壓所帶來的社會和精神氛圍,是現代信息環境下生活的官僚、文化和技術精英難以承受的,高端人口和中產階級的移民潮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如果習近平在下個任期內不能找到一種比較切實可行的頂層權力安排,比如某種具有競爭性的內閣制安排,習近平的獨裁體制化努力,完全可能以徹底失敗告終。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