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美日台真備戰與世界的真難題

2023.04.18
【梁京評論】美日台真備戰與世界的真難題
粵語組製圖

面對美日台越來越認真和深入的備戰,從美國精英到海外華人,都有越來越多的人發出這樣的聲音:習近平其實從來沒有想對台灣真動武,而且未來也不會真打台灣。言下之意,目前美日台應對習近平的種種真備戰,是一種過度反應,甚至是別有用心。

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習近平過去並沒有真打算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他的意圖很多人都能看明白,那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用盡各種手段脅迫台灣接受「一國兩制」。他這次讓馬英九到大陸,就是要告訴世人,他的統一策略,在台灣內部確實得到了重要政治力量的支持。但習近平不可能不知道,經歷了武漢肺炎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經歷了香港淪陷,經歷了他默許普京發動侵烏戰爭,他的「一國兩制」夢已經非常渺茫。包括中國在內,這個世界多數人都對習近平做出了對他非常不利的道德和能力判斷,換言之,很少有人現在還相信,習近平還可能扮演一個正面、有為的領導人。在這個形勢下,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的概率有多大,已不再重要,因為不備戰反而會大大增加戰爭的可能。

認為美國反應過度的人會反駁:難道備戰就不會增加戰爭風險嗎?習近平打台灣對他自己有任何好處嗎?對此,我的反駁是,現在不備戰的風險已經遠遠超過了備戰的風險,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理解習近平、如何理解他當下的困境。西方早就有學者認識到,卡扎菲的下場對普京影響很大,而戈爾巴喬夫和趙紫陽的下場,對習近平的影響也很大。也就是說,普京和習近平都面臨一個沒有退路的難題。獨裁者沒有退路,雖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普京和習近平聯手做困獸鬥,可能給整個世界帶來的威脅和災難後果,確實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認為普京和習近平對此是非常自覺的。習近平預祝普京連任成功,其實可以翻譯成,咱們兩個都不能下台,我們必須一起堅持到底。

普京和習近平堅持到底對世界意味著甚麼?有沒有辦法減少他們堅持到底給世界帶來的威脅和後果?這才是世界的真難題。美日台加強備戰,不可能完全回答這個難題。但我認為,那些反對備戰,唱和平高調的人,不是有認知盲區,就是有意迴避真正的難題。

普京和習近平挑戰的是人類合作秩序的基本原則和道德底線,他們敢於這樣做,不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成功,而是相信他們有能力在一段時間裡綁架本國人民,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世界的未來,這和發動二戰的德國和日本有重要差別。因為當年希特勒和日本軍政府確實讓本國人民相信有贏得戰爭的機會。

由此提出的問題就是,世界(聯合國?)有沒有可能建立某種機制,與這兩個獨裁者,進行某種類似與劫機者那樣的談判,達成一種各方都可接受的政治安排?我相信這不會是我一個人在思考的問題。我之所以支持美日台加強備戰,並非我相信習近平真想打仗,但如果美日台不加強戰備,就沒有了談判的可能。我也不相信習近平有本事把中國經濟搞好,因此,給習近平一條體面的退路,會讓整個世界獲益,從而得到非常多人的贊同。在這個基礎上,一個比較優厚的國際特赦安排,是值得探索的一種避免戰亂的可能性。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

評論

JEFFERSON HUANG
2023/04/18 14:57

台湾“双英之旅”点评:蔡总统“过境外交”实质提升与台湾“逆向战略”诌议
2023 年 04 月 08 日

随着“蔡麦会”的顺利展开,蔡总统的台湾邦交国之旅与过境美国的实质外交提升,画下来完满句号。这也被称为是蔡总统任内“七次外交行程”的毕业之旅。

虽然,行前恰逢“宏都拉斯”断交,任内第七国失去邦交。不能不说与中共的打压与国际现实的冲击紧密关联。虽有美国的加持和从中斡旋,但都未能阻止事件发生。

说是中共国的“霸凌”的结果,一点都不为过:非但近年来台海“兵凶战危”的情势,早已让整个世界高度警觉。被称为“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同时,这又与当下大陆权力体制“准战时化”高度极权的事实与势向紧密关联。而有鉴于中共联俄对抗美欧北约的所谓“双重遏制”(习普会语),宣称共同推进“百年未有大变局”,试图改变世界秩序的企图密切关联。

在此情势下,台美的实质外交进一步深化提升,是应对中共“武统”台湾企图的必要而有力的举措。

如果人们不是陷于中共的(一中)“认知标准”的政治陷阱,来正确的理性思考,那么,台湾邦交国外交就是再正常不过而不足为怪的了。之后,我们将剖析“一中标准”政治陷阱的长期危害。

当然,倘若换一个角度来论,台湾要如何“避战谋和”又不失基本价值理念的坚守?确实也是台湾全民和整个世界都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课题“!

面对中共国“二十大”权力极权化改变和”武统台湾“的战略势向,台湾当然有多重选择的条件和可能。这就是我们在“双英之旅” 解析之前提出的两个论断关键所在:

一是,主张先致力于实现台湾内部整合与尝试开启台湾“逆向民主统一大陆”战略思维的可能性;二是,相较于台美的实质外交关系的推进提升,目前的台湾邦交国变化只是“次级性”衍生的非关键课题。

所以,如何有效兼顾?如何“不事小而争千秋”?有魄力的直面大陆中共国的当下挑战及几十年来的“国际外交打压台湾”的根源!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

在此意义上说,马前总统的大陆“祭祖寻根之旅”与青年学子的交流及其中华民国台湾各表的新尝试等,就不失为台湾追求长期和平的重要的战略格局上有意义的步骤。

因为,毕竟台海危机已经处于“兵凶战危”的严峻时刻。而台海紧张情势,虽因台湾蔡总统民进党执政的“两岸政策”改变所起。但毕竟是根源于两岸长期政治对立冲突未能根本消解所致。

所以,蔡总统在这次实质外交有新斩获之旅归来之际,似乎应该对马前总统的“探寻开拓之旅”加以肯定,并尝试思考开拓执政的民进党政府更明确地“两岸政策”的新主张论述!

既展示台湾国际外交战略势向,又能为实现“台湾共识”整合建构奠基筑础。发挥智慧,化危机为机遇,以有效应对大陆的挑战和世界和平的期待。

其实,在“双英之旅”的同时,尤其是在“蔡麦会”的关键时刻。人们看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主席冯莱克恩的北京之旅(及其西班牙总理和新加坡李显龙总理等访陆),在在凸显了,此时此刻,一种国际格局对冲以求平衡的态势。

这在当下世界种种危难情势下,展示了世界理性平衡和追求和平可能的国际主流势向。所以,值此俄乌战争的世界危机阴影下,各主要国家仍然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展示了维持交往和追求和平的努力。这对于处于台海危机之中的台湾和大陆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由此可见,大陆中共虽仍然对蔡总统会麦卡锡议长表达了“愤怒”,但实际动作有限。这既表明了“双英之旅”的台湾外交战略对冲平衡(即使存在着民主选择的内部较力意味)起到某种实际作用;又能体悟到国际关系中战略平衡和危机缓冲的世界主流势向与实际努力。同时,拟应该注意到中共同日开启的台湾海峡巡查的危险信号。

就此而论,台湾更应该深刻思考与发挥大智慧,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开拓国际外交空间的同时,致力于内部民主整合和开拓“逆向战略思维”的理念洞见卓识,在战略与策略方面,开拓积极应对大陆挑战并实现促进大陆变革的“良谋善策”是为上上策。以确实承担起维护台湾安全和区域和平稳定的责任。又能有效应对中共不断变换的威胁和改变现状的动作和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