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政治文明與政治路線


2016.04.19
620 梁京分析中國政治走向。(粵語部製圖)
Photo: RFA

4月15日,李克強“考察”清華和北大,傳遞了重要的政治信息,因為這個看似尋常的事件,支持了海外中文媒體關於中國高層政治危機最近的發展,即李克強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有可能成為習近平的有力挑戰者。

中國高層政治危機的這一最新發展,也可以從媒體氛圍的微妙變化得到印證。一個現像就是退休的中共資深外交官吳建民在內部報告中批評《環球時報》的言論被媒體公開,這說明,中共內部對習近平強勢外交的批評和質疑有高層政治的背景,否則,即使吳建民敢講,媒體也不敢公開去招惹旗幟鮮明挺習的《環球時報》和胡錫進。

有人把鄭永年一年多前支持習近平政治路線的一篇文章不注明日期地放在微信中傳播,讓人感到這是挺習派對政治局勢變化的回應。事實上,鄭永年最近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辦的"重塑亞洲價值研討會"上有一個最新講話。在這個講話中,鄭永年不但沒有挺習,反而對習近平有非常嚴重的批評,盡管表達的十分婉轉。

鄭永年說,"如果在成為執政黨之後,還是繼續把小部分精英意識形態加以整個社會之上,意識形態合法性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把這個批評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鄭永年不支持習近平"媒體姓黨"的主張,而是站在任志強這一邊。

我支持鄭永年政治態度的調整,卻不支持他的邏輯。在鄭永年看來,習近平的問題是他不合時宜地堅持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並試圖強加給社會。這並非事實。盡管我懷疑習近平是否真信共產主義,但我認為他的問題不在這裡,而在於他對抗現代政治文明的傾向。習近平堅持一切要姓"黨",引起整個社會不安,與他信不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毫無關系,而與他是否信從現代政治文明和政治倫理的准則有關,與他有沒有正常的同理心有關。

歷史上,那些在發達國家堅守政治文明底線的共產黨人,對西方社會人權的提升做出過無可否認的貢獻。這個基本事實雖然因冷戰而多年被西方主流社會有意回避和掩蓋,近來卻越來越被公開承認。美國公共電視台正在熱播的紀錄片,《Jacky Robison》就沒有回避,是美國共產黨人的壓力推動了美國職業棒球對黑人運動員開放,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的民權運動。近來美國民意調查也一再顯示,如果今年大選是川普和公開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對陣,桑德斯會以比希拉裡更大的優勢擊敗川普,盡管有很多選民並不支持桑德斯左傾的政治路線。對多數美國選民來說,能否守住現代政治文明的道德和倫理底線,比政治路線是左傾還是右傾重要的多。因為前者關系到社會安危和文明存續的大是大非,後者則是人類的理性探索,錯了可以調整。

正因如此,李克強政治影響力的上升有可能是中共高層政治危機的一個積極發展,因為李克強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他的地位上升有利於制約習近平的非理性傾向,也就是習對抗現代政治文明和基本價值的傾向。因為李克強的個人作風更平民化,更善於傾聽不同意見,也更能平等交流與合作。

李克強有沒有自己的政治路線來挑戰習近平的政治路線,比如說,他會不會因為對市場過於迷信而更傾向於犧牲中國勞動者的利益?他會不會對權貴和寡頭不敢下手?說實話,對此我是有顧慮的。但是,如果中國的政治局勢發展出現類似美國總統大選那樣的格局,也就是在習近平與李克強之間必須做出選擇,我會選擇李克強,因為在政治文明方面,我對李克強更有信心,盡管我很可能不支持他的政治路線。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