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中國會不會選擇戰爭?


2016.09.20
com-quote620.jpg 梁京評金燦榮的“中美戰略哲學”報告。(法新社圖/粵語部製圖)

最近金燦榮一個題為“中美戰略哲學”的報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報告非常坦率地分析了當今中國的內外大勢,對人們理解目前居於主流地位的知識精英,也就是有強烈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傾向的知識精英的思維方式和形勢判斷,有不可多得的價值。

金燦榮的報告內容很多,但毫無疑問,最引人關注的問題,就是中國會不會打仗,也就是中國會不會選擇戰爭。有媒體用"中國人民要做好戰爭的准備"這樣的醒目標題來發表金燦榮的報告,突出了他的這個判斷,即中國會主動選擇戰爭。

這個判斷與習近平公開宣布的立場是不一致的,習近平的公開立場是,“准備打才可不必打”,也就是說,中國不會選擇主動開戰。而金燦榮也非常清楚地知道,當今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會主動與中國開戰。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做出中國必有一戰的判斷,並且公然呼吁中國人民做好戰爭准備呢?他是嘩眾取寵,從中漁利,還是別有原因,甚至是習近平制造戰爭氛圍的謀劃的一部分呢?

在學者的公開言論受到當局嚴格管制的中國,金燦榮的報告沒有被當局刪除這個事實至少讓我們可以推論,即使他的這些“妄議”不是奉旨而發,也是能被習近平接受,甚至是默許的。為了讓聽眾相信這一點,金燦榮在報告中引用了習近平最近的這樣一句話:“中華民族的能量壓抑太久了,要爆發一下了”。                                                                                                            
不過,在我看來,金燦榮報告最重要的價值不在於他的利益和政治動機,而在於他講了許多大實話,表達了他的真實想法,而這些想法對於理解未來中國會不會打仗這個重大問題,確實有很大幫助。

我對金燦榮相信中國必有一戰的邏輯有這樣三點解讀:

首先是利益考量,那就是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不能承受與中國全面開戰的後果,因此,美國及各國不僅在中國實力的威懾下會對中國做出實質性的讓步,而且,即使打起來,也是可控的,會給中國留夠面子。這樣,習近平就能從對外戰爭中獲得足夠的國內政治利益,像普京那樣進一步鞏固個人權力,甚至延長任期。

其次,這樣的利益考量,是基於對權力和集權的絕對信仰和崇拜。金燦榮在報告中,不回避習近平遭遇地方政府和精英全面“軟抵抗”的現實,但他堅信,這一切都會在19大後通過習近平完全實現大權獨攬而得到徹底解決。

第三,也就是最深層的邏輯,就是所謂“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其實是文化宿命,或者是對人性之惡的宿命。在這一點上,金燦榮代表了不少中國人,包括在政治上反對中共當局的中國人的想法。他們都堅信,中國人不可能改變傳統的成王敗寇的權力游戲,不可能“搞西方那一套”,因此,即使中國選擇戰爭的結果是引發洪荒之災,也只能聽天由命,因為他們的現實經驗以及基於這種經驗的歷史解讀,都告訴他們,中國人在權力和地位競爭中,除了拼死去賭贏,沒有別的選擇。那些試圖訴諸理性而失去權位的輸家,不論有多麼高尚的動機和理由,都要遭到被羞辱的下場。

在我看來,正是這種文化宿命觀或人性宿命觀的行為邏輯,而不是利益考量和形勢的誤判,是現代戰爭,也是未來中國選擇戰爭最大的可能致因。雖然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試圖說服持這種宿命觀的當權者是很難的,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中國其實還有避免戰爭的可能。這種可能主要來自現代科技,特別是來自人類即時共享信息這一空前的格局。雖然這個格局並不能阻止一些人通過煽動和鼓吹戰爭來獲益,卻大大增加了人類制止和限制戰爭的實際能力。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