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特朗普和習近平可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晤的消息以及崔天凱大使在周末對美國媒體的講話的態度,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美中兩國在對抗迅速升級的同時,也希望避免出現失控的局面。
中國在南海不惜以戰艦衝擊戰艦來驅趕對方,不僅反映了習近平強硬的態度,也反映了他焦躁的心態。而崔天凱公開表達中國搞不清美國的意圖,也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中方的焦躁。易剛在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發表的講話表明,習近平的焦躁是有重要原因的。因為在這個講話中,中國第一次公開承認,貿易戰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下行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是繼續加大壓力,還是緩和一下氛圍對自己更有利?我的看法是,如果特朗普在緩和中美貿易衝突上給中國和全球市場一點希望,政治上是有利的,至少對共和黨的中期選舉是有利的。那麼,在下月可能舉行的首腦會晤中,特朗普會不會在貿易問題上,尤其是在關稅問題上,對習近平做出較大讓步呢?我的看法是,這種可能性會很大。
原因有這樣幾個:1,美國希望以此條件來換取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當然,中國在南海問題讓步只能是私下的,不能丟面子。那習近平會接受嗎?我以為為了穩住中國經濟,習近平會這樣做。中國現在與美國在南海正面衝突,即使能重創美國,對習近平也沒有任何好處。2,美國即使在貿易戰,特別是在關稅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也不妨礙特朗普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那就是把外資,尤其是美資企業趕出中國。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事實上,特朗普已經徹底動搖了外資在中國長期經營的預期,也就是說,即使關稅下調,外資仍會相信長期風險不可控,因此許多外企不會改變撤出中國的戰略決策。也就是說,特朗普已經成功地改變了外資投資中國的預期。
對這一點,應該說習近平也已經認識到了,甚至是早就認識到了。正因為如此,中國加強黨和工會對私營企業管控的種種議論和舉措,在貿易戰的背景下是不斷強化的,黨對社會的管控更是如此。也就是說,習近平早就做了「最壞」的准備,早就認為與美國的攤牌是必然的。貿易戰爆發雖然有點意外,但與美國攤牌並不意外。因此,對習近平來說,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應對提前到來的中美攤牌。
正如基辛格看到的,與中國攤牌不一定是特朗普的「初心」,而是他無意中終結了一個時代的結果。因此,特朗普並沒有為此做准備,更不用說美國也沒有為此做好准備。因此,美中對抗的下一個回合將是風險和不確定性極大的一個回合。雖然特朗普和習近平都會有強烈的願望避免兩國的對抗失控,但他們能否做到這一點,並不全部取決於他們是否有這樣的願望和決心。
美中對抗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的來源是很多的。從最近的新聞看,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最大來源,恰恰就是強人治國的「任性」,尤其是強人決策的輕率和無視道德底線。
沙特記者失蹤案是最新的例子。歷史上,謀殺案觸發地緣政治格局發生巨變的例子並不罕見。雖然特朗普受到美國法律和制度的制約,不能像其他政治強人那樣隨性,但這並不能避免美國的盟友或對手的錯誤決策,把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卷入到一場巨大的災難中去。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