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中國會向奧巴馬伸出援手嗎?

利比亞的內亂看來已成為奧巴馬上台以來最大的外交政策危機。美國國內輿論對奧巴馬應對利比亞危機的決策可以說是罵聲一片,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幾乎聽不到什麼支持的聲音。美國國會對奧巴馬不與國會磋商就對卡扎菲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更是火冒三丈,誓言要和奧巴馬理論一番。

0:00 / 0:00

不過,美國人共同的焦慮是,奧巴馬會不會像小布什那樣,把美國拖入又一個難以自拔的泥潭。美國對卡扎菲軍事目標發動的第一次導彈攻擊,就耗去幾千萬美元。如果這場衝突曠日持久地拖下去,又將是一個無底的財政黑洞。美國國內各方面對奧巴馬批評最為集中的一點,就是奧巴馬對此次美國和西方的武裝干預,不敢確立明確的政治目標,從而使這場戰爭成為美國對外干涉的一個沒有先例之舉。同樣沒有先例的是,奧巴馬還決定在干預幾天之內,就主動把軍事指揮權交給北約,放棄一向扮演的領導角色。

在周日美國ABC電視網的《本周》(This Week)節目中,國務卿希拉裡和防長蓋茨同時出場,為奧巴馬處理此次國際危機的策略進行說明和辯護,但顯然不能平息輿論的批評,因為美國究竟要達到什麼目標這個要害問題,還是說不清楚。

http://abcnews.go.com/ThisWeek/video/interview-clinton-gates-secretaries-hillary-robert-jake-tapper-abc-this-week-politics-13232259

蓋茨顯然是最不願美國進行此次軍事干預的內閣成員,其實奧巴馬也是拖到最後才下決心。盡管美國有人主張根本就不應干預,但事實是,如果美國坐視卡扎菲平叛成功並大量屠殺平民,不僅國內民意無法接受,連美國在阿拉伯聯盟中的多數盟友也不能接受。但是,奧巴馬的困境就在於,他既不能不干預,又深知美國已經沒有力量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那樣,明確把“改變政權”作為軍事干預的目標。

從奧巴馬迅速向北約交出軍事指揮權的決定可以看出,他已經下定決心試一試自己新的國際安全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美國放棄過去獨自出頭、大包大攬的做法,而盡可能讓國際社會分擔維護和平的責任。希拉裡指出,利比亞危機有可能成為美國處理重大國際危機的一個分水嶺。

奧巴馬的新國際安全戰略會成功嗎?現在評判顯然還為時過早。不過,中國的一些精英分子從奧巴馬的困境中看到了中國的機會。3月25日,鳳凰衛視《鳳凰早班車》節目播出“湯本:中國可領導維和部隊赴利比亞監督停火”。我們無從得知,這個主張是否有官方背景。但是,這個主張顯然得到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的支持。3月26日,財新網發表胡舒立評論“審慎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就是一個證據。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1032732298.html

那麼,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國積極介入利比亞局勢是否有直接的利益基礎呢?3月22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承認,西亞、北非地區是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重要地區,利比亞目前局勢確實對中資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目前中國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共50個,涉及合同金額高達188億美元。

http://roll.sohu.com/20110324/n304800850.shtml

另有報道,在西方武力干預之前,中國當局認為卡扎菲很快將贏得內戰,因此已經著手重返利比亞,繼續相關的投資項目。

可見中國在利比亞確有重大的利益關系,不是不可能認真考慮湯本提出的設想。當然,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湯本的主意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認為美國和西方不會給中國人這個機會,也有人認為中國人不應幫美國和西方的忙,而應袖手旁觀,讓美國和西方的實力被中東亂局削弱。

我的看法是,奧巴馬會非常歡迎中國介入。這樣既可以減輕美國作為國際警察的重負,又可以滿足中國對大國地位的渴望,同時讓中國承擔與中國實力相當的國際責任。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維和成功,將證明奧巴馬新國際安全戰略的正確。

對中國來說,如果中國出兵利比亞維和成功,將會極大地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於中國的影響在非洲和全世界的擴張,有利於中國資本在海外的投資。那麼,中國會向奧巴馬伸出援手嗎?我相信中國要做出這個選擇並不容易,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軍隊太腐敗,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派出一支規模足夠大,同時又具有高度職業素養的維和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