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了一半的2014,總的感覺是,這個世界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變的危險起來。最近一個令人不安的重大事件,就是伊拉克ISIS恐怖組織,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摧毀了美國花費數年時間和巨大代價在伊拉克實現的基本秩序。美國人訓練且裝備精良的數萬政府軍被僅有幾千人的恐怖分子摧枯拉朽,不戰而潰。ISIS不僅連克重鎮,而且已兵臨巴格達城下。
這樣的發展讓許多人深感意外,加上年初以來爆發的一系列重大國際危機,讓人不得不對21世紀人類的前景,有了非常不祥的預感。我們會不會像百年前那樣,正在走向又一場大規模的全球衝突?
支持這種悲觀心態的理由半年來確實增加了不少。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大規模金融危機之後,而我們今天也正處在2008年那場金融災難的後果之中。盡管人類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有了百年前不能比的知識和手段,但仍然改變不了危機加劇社會分化的基本邏輯。烏克蘭危機的爆發,顯然與此有很大關系。很多青年人支持加入歐盟,一個重要的動機就是希望進入西歐發達國家的就業市場。而歐盟對烏克蘭則有點半心半意,因為他們自己的失業問題也很嚴重。
西方國家在繁榮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政治領袖,像當年世界大戰前的西方領袖一樣,不僅缺乏遠見,而且很難有足夠的政治本錢超脫國內政治爭鬥的糾纏,對爆發重大國際衝突做出防患於未然的棘手選擇。美國為伊拉克戰爭付出的代價,有人估計超過兩萬億美元。如果事前對這個代價的預判只有一萬億美元,恐怕做出的選擇也會大不一樣。
發達民主國家的短見和機會主義,鼓勵了競爭對手的冒險和機會主義。普京和習近平對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變臉",很難不讓人做出這樣的解釋。不過,很多人相信,普京和習近平不會做出當年德國和日本那樣愚蠢的選擇,因此,今天世界面臨的風險與上個世紀不可比。普京和習近平不過是想趁美國和西方的危機給他們一點教訓,撈一點實惠。
普京和習近平確實不會也不可能像當年德日那樣去爭霸權,但這並不等於他們不會做出誤判,從而讓這個世界陷入大麻煩,因為今天對世界秩序的挑戰,和百年前不一樣了。由於相互依存程度大大提高,像ISIS這樣的組織,只需幾萬人,就有可能給世界帶來數以千億、萬億美元的損失,讓數以百萬計人口流離失所。
看來,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不像過去那樣是新霸權的崛起,而是出現太多失敗國家,以致美國和西方力不從心,導致大亂。因此,習近平最近叫板美國維護國際秩序是"單一文明一統天下",並非負責態度。
中國在兩重意義上可以成為21世紀全球秩序的威脅。第一,不積極補台支持一個公正的全球秩序,而是搭便車,甚至不惜以拆台來削弱頭號競爭對手美國。第二,陷入內亂,自己也加入失敗國家的行列,成為全球不穩定的一大來源。這正是許多國家擔心的,習近平的言行不僅不能消除這種擔心,反而不斷增加這種擔心,這是世界變危險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對中國這種態度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在美國看來,中國是國際秩序穩定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中國的理性選擇不應是拆台而是補台,更何況中國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強大。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最近發表的文章就表明了這一點。文章批評中國在重大國際危機上的搭車態度,更直言不諱中國會成為21世紀的紙老虎。
http://www.guancha.cn/ShenDaWei/2014_06_27_241471.shtml
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the-illusion-chinese-power-10739
當然,美國對中國的不滿更明顯的表現,就是把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地址改成劉曉波1號。這表明,美國的一些政客對中國當局的反感已經達到了什麼程度。
兩國之間這種煽情和口水戰的升級說明什麼呢?我認為說明兩邊的當權者都做出了某種非常悲觀的判斷,那就是中美之間的某種攤牌已經不可避免,不存在什麼刺激與否的問題。正是在發表沈大偉文章的《國家利益》雜志上,同期還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歷史的警告:美中開戰可能性極大"。不管雙方對對方是否有重大誤判,有一點是不容否認的,那就是這個世界因這樣的判斷已經變的更危險了。
http://news.ifeng.com/a/20140630/40952957_0.shtml